托林寺
藏传佛教寺院。又称托定寺。建于11世纪初。地处西藏札达县(旧称扎朗宗)。为阿里赞普意希约倡建,据考证系仿桑耶寺。曾是大译师仁钦桑布的驻锡地,古印度佛教僧人阿底峡曾于此传法讲经。原藏许多珍贵文物,后遭毁坏,大殿、四塔尚存,寺内壁画也有所残留,为研究11世纪阿里地区历史的实物资料。因该寺建筑奇伟,是西藏佛教后宏期的中兴大寺,“上部律传”的大部密宗新密续部佛典均译自此寺,故被视为圣迹。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传佛教寺院。又称托定寺。建于11世纪初。地处西藏札达县(旧称扎朗宗)。为阿里赞普意希约倡建,据考证系仿桑耶寺。曾是大译师仁钦桑布的驻锡地,古印度佛教僧人阿底峡曾于此传法讲经。原藏许多珍贵文物,后遭毁坏,大殿、四塔尚存,寺内壁画也有所残留,为研究11世纪阿里地区历史的实物资料。因该寺建筑奇伟,是西藏佛教后宏期的中兴大寺,“上部律传”的大部密宗新密续部佛典均译自此寺,故被视为圣迹。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名。元代有关马政的诏旨法令汇钞。清光绪时,编修文廷式于书末校记:此书系徐星伯录出之本,清翰林院已不藏。2卷。分和买、刷马、抽分、马政杂例等类。规定甚详。如至元二年(1265)下令严禁各色人等骑马越过
宋代党项首领。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部将。宋雍熙元年(984),随继迁据夏州地斤泽自立抗宋。九月,被宋将尹宪、曹光实袭击出逃。二年,随继迁等赴银州向宋都巡检使曹光实诈降,设伏诱杀曹光实,
西夏官名。西夏语宰相之汉语音译。元程文海《雪楼集》卷二十五《魏国公先世叙》:“家世河西……曾大父答加沙为其国必吉,必吉者,犹宰相也”。
辽代将领。又作奚和朔奴、奚王和朔奴。字筹宁。奚可汗后裔。辽景宗保宁(969—979)年间,为奚六部长。乾亨四年(982)九月,迁南面行军副部署。圣宗统和四年(986),率军南下抵御宋太宗北伐,在燕南大
见“驻藏粮员”(1553页)。
参见“汉日天种”(617页)。
阿昌语音译。旧时云南德宏阿昌族地区对父母包办婚的称谓。解放前阿昌族的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自由,但婚姻的缔结大多由父母包办。缔婚前还必须向阿公阿祖神位祝告,祝告时不能听见野兽叫声,若听见称“破口”,不能缔婚
蒙古国建立前泰赤乌部首领。又译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塔儿忽台希怜秃。与成吉思汗同宗,均为海都后裔。俺巴孩罕孙,合答安子(一说为阿答勒子)。该部原与蒙古部相善,后因其从中作梗,“遂生嫌隙”(《元史》卷1)
见“松桃县”(1295页)。
见“乞勒尼卫①”、“乞烈尼卫”(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