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打箭炉

打箭炉

地名。今四川康定县。东界冷边,西邻瞻对,南接理塘,北临小金川,西北至甘孜。为瓦斯土官游牧地。相传诸葛亮南征,命部将郭达造炉打箭于此,故名。一说该地为达、析二水汇流处,藏语谓汇流为“渚”,故称“达析渚”,音讹为打箭炉。自唐代起,该地商贾云集,茶马互市兴旺。明隶青海,永乐五年(1407)土司阿旺甲木磋以随征功授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使,世袭,为明正土司辖地。康熙三十五年(1696)勘界后,准西藏于此贸易,藏人由驻该处之西藏营官管束;土司内之事由该地土司管理。旧设监督1员,以权税课,后裁改由打箭炉同知厅管理,隶雅州府。四十年(1701),复明正土司。清军入藏驻准噶尔和廓尔喀时,督、抚皆驻该处调度。雍正八年(1730),置阜和协参将、都司、千把、外委各1名,率兵镇守。十一年(1733,一说七年),置打箭炉厅。乾隆二十年(1755),增加阜和协营兵马,令阜和营游击管辖。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直隶厅,属建昌道。后所属各土司陆续改流,分设厅、县。宣统三年(1911),改为康定府。民国年间改为县。其地为川边门户,扼卫、藏咽喉,管辖关内外土司及理塘、巴塘粮务,炉霍耳屯务。为西康商业中心,输入以茶为主,转贩各县,输出之药材、皮货多销京沪各地,亦为朝贡互市之要口。

猜你喜欢

  • 温迪罕移室懑

    ?—1161金将领。女真族。温迪罕氏。速频路(治所在双城子南)屯懑欢春人,徙居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忽论失懒。世袭谋克术辇弟。善骑射,力过人。皇统(1141—1149)初,袭兄谋克。积战功,为洮州刺史。

  • 左部哈萨克

    哈萨克族三部之一。又称鄂尔图玉兹、鄂尔图玉斯(中玉兹)、中帐。形成于16世纪初年。冬牧地主要分布于伊施姆河及萨雷苏诸河流域,夏牧地在锡尔河中游及卡腊山一带。分辖奇卜察克(钦察)、阿尔根、奈曼、克烈、弘

  • 全辽文

    书名。今人陈述(1911—1992)辑录的辽代文集。凡13卷。述字玉书,河北乐亭人。在前人《辽文存》、《辽文萃》、《辽文续拾》的基础上,补辑《辽史》、《高丽史》等众多史书中有关文献,以及方志中著录的和

  • 渤海国志

    书名。唐宴(本名震钧,字在亭,别号涉江,满族)著。撰于1919年,有刘氏求恕斋丛书本和1977年台北文海出版社本。凡4卷。卷1曰纪,内分原始(渤海渊源)、纪年(诸王纪)、后纪年(渤海遗民反辽斗争情况)

  • 库木土拉千佛洞

    即“库木吐喇石窟”(1113页)。

  • 卡西双火圈

    傣语音译,“卡”意为“奴隶”或“有隶属关系的人”、“西双”即“十二”,“火圈”,为地域划分单位,一般包括几个或十几个自然村。系云南傣族封建领主对附近一些少数民族进行统治和经济剥削的组织。解放前傣族封建

  • 车木楚克扎布

    ?—1778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固山贝子※策旺诺尔布长子。雍正十年(1732),随军击准噶尔部于克尔森齐老及额尔德尼昭(位于鄂尔浑河畔),以功,命乾清

  • 硬杆犁

    一种笨重的犁杖。亦名“大抬犁”,或“大抬杆犁”。因驾牛不用套,在牛颈上驾横杆,用皮绳连接犁辕得名。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从事农业生产的达斡尔族聚居区。除铧子和犁镜购买外,其余木制部件均自造。一般

  • 耶律安礼

    金大臣。本名纳合。契丹族。耶律氏。幼孤,事母以孝闻名。辽亡降金。主完颜宗弼帅府文字事,任左班殿直。天眷(1138—1140)初,从元帅于山西。后历任行台吏、礼部主事、工部侍郎、左司郎中。天德(1149

  • 阿哈玛特和卓

    见“玛哈图木·阿杂木”(9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