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扎撒扎木彦

扎撒扎木彦

1886—1957

蒙古语音译,又译“札撒黑”、“札萨”。《元朝秘史》释为“法度”、“军法”,即“法令”、“法律”之意。宋嘉泰二年(1202),蒙古部始有扎撒。开禧二年(1206),蒙古建国后,渐趋完善,设专人执掌,立“青册”,以畏兀儿字记蒙古语,逐渐演变为成文法。成吉思汗生前依蒙古习惯法,给每个场合制定一条法令,对每种罪行制定一条刑罚,称为“大扎撒,华言大法令也。”(《元史·太宗纪》)每逢新帝即位、诸王集会、军队调动等国家大事,均聚众颁读,按律遵行。大扎撒原文已佚,内容散见于《世界征服者史》、《史集》等书。在现代蒙古语中,只有“政权”、“政务”、“政府”等义。蒙古族爱国活佛。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查干葛根五世。全名扎木彦·力格希德札木苏。出生于苏尼特左旗贫苦牧民家庭。4岁被选定为葛根活佛,5岁进查干敖包庙学习佛经,精通佛典。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外蒙古库伦拜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获“格斯贵”称号。1914年率僧徒赴青海塔尔寺朝拜。1924年去外蒙古、朝鲜讲经。1925年随班禅周游各地弘扬宗教。1947年为人民解放军十一师提供军马200匹以及大量物资。由于国民党封锁,解放区物资供应极为困难,他从蒙古运两汽车棉布、驼绒毛,以为制作军衣之用。曾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委员。1949年去印度、尼泊尔等地传教。1953年当选为全国佛教协会主席,1954年为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

猜你喜欢

  • 化瑶局

    国民党统治时期在粤北瑶区设立的统治机构。民国十六年(1927)根据广东省政府“开化黎瑶民族案”在粤北连阳设置。其措施主要有:建立警察保安队、人事评判所、辟路局和开设储蓄银行、土特产交易所及识字班学校等

  • 阿尔巴卜伯克

    见“阿尔巴布伯克”(1241页)。

  • 浑不似

    即“火不思”(392页)。

  • 喀尔喀车臣汗部中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喀尔喀河。东至锡林呼都克接呼伦贝尔界,西至沙喇特格克接本部左翼后末旗界,南至什布都尔诺尔接本部左翼前旗界,北至布隆达尔素接呼伦贝尔界。有佐领4。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二十

  • 福三卫

    见“福山卫”(2412页)。

  • 马尼岗六根卡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在珞瑜所置的六个定。藏语音译,※“马尼岗”为地域名,“根卡”即※“定”。19世纪上叶按地域区划为:第一根卡管理岗锗、打米勇、岗布、仁古、井绒、岗龙和兰波等村;第二根卡管理帕拉、约班、东

  • 乌思藏

    元明时对今“卫藏”的称谓。一作乌斯藏。为今冈巴拉山以东以拉萨为中心的前藏及冈巴拉山以西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两地合称。清称卫藏,“卫”即“乌思”之拉萨语音译,指前藏,“藏”指后藏,今统称。元属乌思藏纳里

  • 凫叟

    见“夫余”(223页)。

  • 第巴

    藏语音译,又译牒巴、第悉。原意为“部落长”、“头人”、“领袖”。清初西藏地方官名,意为“政务总管”,代表达赖喇嘛参加蒙古和硕特部在西藏建立的地方政权。后五世达赖喇嘛命掌西藏地方政、教事务,权力甚大,俗

  • 温托珲河所

    见“兀讨温河千户所”(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