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己校尉
西域官名。西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置。驻车师前王庭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城故址)。掌管西域屯田事务,监督安辑附近诸国。直接听命于朝廷,并在一定程度上受西域都护节制。副职称为史。其属官有丞、司马、侯等,秩比600石。东汉时,时置时废。魏晋时亦置。前凉时改为高昌郡治,此官始废。据《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有戊校尉、己校尉。因天干戊己所表方位居中,所置校尉亦处西域之中,故名。一说,因戊己所表方位为中、为央,故有天尊之意。
西域官名。西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置。驻车师前王庭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城故址)。掌管西域屯田事务,监督安辑附近诸国。直接听命于朝廷,并在一定程度上受西域都护节制。副职称为史。其属官有丞、司马、侯等,秩比600石。东汉时,时置时废。魏晋时亦置。前凉时改为高昌郡治,此官始废。据《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有戊校尉、己校尉。因天干戊己所表方位居中,所置校尉亦处西域之中,故名。一说,因戊己所表方位为中、为央,故有天尊之意。
萨满教神祗之一。赫哲语音译,意为“风神”。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族旧时民间认为,风是从地裂缝中出来的,由风神主宰,风神住在东方的地洞里。求刮风时,人们便向东方烧香叩头,或请萨满祈祷。
古地名。①一作“姑妹”、“姑末”。春秋末越国西部疆界。《国语·吴语》:“勾践之地……西至于姑蔑”。在今浙江龙游县北,一说在今太湖。 ②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泗水东。
见“斡儿乞纳”(2427页)。
热兵器之一。蒙古军队使用的火铳。铳部刻有“至正辛卯”(即至正十一年,1351)和“天山”等铭文。火铳长43.5厘米,铳口直径3厘米,重4.75公斤。这支火铳重量较轻,管身较长,因此穿甲能力比较强,适用
英帝诱九世班禅赴印度,欲使后藏“独立”之事件。光绪三十一年(1905,英国殖民主义者乘十三世达赖嘛土登嘉措离藏未归,遣卧克纳(鄂康纳)入藏,藉迎英国太子乔治为名,以兵挟制诱九世班禅却吉尼玛赴印度。清廷
明朝地方官署名。洪武三年(1370),明大将军徐达奉命率部西征,分遣左副将军邓愈招谕吐蕃诸部。故元镇西武靖王卜纳刺以吐蕃诸部诣军门款附。后入觐,明帝“念其元裔,甚恩遇之”。五年(1372),置武靖卫指
见“突厥语词典”(1760页)。
辽代阻卜首领。圣宗统和二十一年(1003),率诸部降于辽。同年八月和翌年八月,相继两次亲自朝辽,并请婚,遭拒(《属国表》谓允婚)。二十三年,遣使贺辽与宋和好。后事史不载。
蒙古语意为“了望者”。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小黑河支流,发源于武川县北黄花窝铺村西南,经呼和浩特郊区,入小黑河,全长58公里。明清时为蒙古土默特部游牧之地。
见“拉夫凯”(13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