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宣昌
吐谷浑王族。名煞鬼。慕容氏。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人。父吐谷浑王※慕容忠,母唐金城县主。约唐武后光宅元年(684),受本部推为政乐王。神龙二年(706),随吐谷浑使臣朝唐,染病卒于京师长安(今西安),权殡三辅,迁奉凉州,于是年九月葬于凉州神乌县天梯山野城里阳晖谷(今甘肃武威县青嘴喇嘛湾)。《慕容宣昌墓志铭》言其“禀质温恭,素怀贞操,缓强以礼,抚弱以仁”。
吐谷浑王族。名煞鬼。慕容氏。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人。父吐谷浑王※慕容忠,母唐金城县主。约唐武后光宅元年(684),受本部推为政乐王。神龙二年(706),随吐谷浑使臣朝唐,染病卒于京师长安(今西安),权殡三辅,迁奉凉州,于是年九月葬于凉州神乌县天梯山野城里阳晖谷(今甘肃武威县青嘴喇嘛湾)。《慕容宣昌墓志铭》言其“禀质温恭,素怀贞操,缓强以礼,抚弱以仁”。
书名。晋太兴二年(319),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勒自称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建国后,勒命记室佐明楷、程阴、徐机等撰《上党国记》,记赵国兴起及石勒诸事。以赵国兴起于上
515—562西魏、北周大臣。字盛乐,亦作盛洛。先世为匈奴族,后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父初真,母宇文泰姐建安长公主。11岁丧父,依托舅氏,效力帐下,为泰所爱,博延儒生,教以书传。北魏永熙三年(5
官名。始于隋代,为行军主帅临时的兼职。唐玄宗以后,由皇帝派朝臣巡视因兵燹或水旱等而受灾的地区,称安抚使、安抚处置使或宣慰安抚使。不常设。宋代常以重要地方守臣兼领,或称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事。若以
清代西宁果洛土官辖区藏族三支系的俗称。清代西宁果洛藏族归土官统治,分上、中、下三部。其中昂欠本部落为上部(内分昂欠曲多、昂欠曲麦两部),主要分布在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和玛沁县;阿什姜本部落为中部
藏语音译,即青稞酿成的酒。故俗称青稞酒。藏族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传统饮料。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藏区。制法:将青稞煮熟,待降温后,加酒曲,装入容器,密封,使其发酵,2—3天后,加入清水,
近代伊斯兰教写经书法家。天津市人。回族。清末民初人。精通《古兰经》及阿拉伯文。曾为天津南大寺阿訇。研习阿拉伯文书法,博采众长,融毛笔、改兰书法为一体,独具风格。以笔划钟秀、搭挡巧妙、体势均衡、技艺全面
宋代云南开化府哈尼族首领。原为六诏山区维摩、强现、王弄三部中强现部首领。“素为诸夷所服”,该部在六诏山各大小部、寨中最为强盛,统领各部、寨。宋皇祐时(1049—1054),以向导狄青部将杨文广追击侬智
古河流名。又作宕渠水。今四川南江及其下游渠江。因渠江与合川县以下一段嘉陵江合流,又通称渝水。昔有賨民聚居其两岸。
见“亦鲁河卫”(874页)。
朝鲜族民间信仰的宗教。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消失。原系创立于1860年的“东学教”,以表示与“西学”(天主教)对立。1906年改此称。此教是以朝鲜族原有的天神思想为基础,并吸收儒、佛、道三教及若干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