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宣彻墓志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刻制。1927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南60里青嘴喇嘛湾。原存武威文庙。1949年后存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志盖篆书《大唐故辅国王慕容志》9字。志文19行,行20字,正书。墓志主人系唐代吐谷浑王族。志内记其行状及所任官职和吐谷浑可汗所赐封号等。为研究唐代吐谷浑王族的珍贵实物资料。参见“慕容宣彻”(2441页)。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刻制。1927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南60里青嘴喇嘛湾。原存武威文庙。1949年后存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志盖篆书《大唐故辅国王慕容志》9字。志文19行,行20字,正书。墓志主人系唐代吐谷浑王族。志内记其行状及所任官职和吐谷浑可汗所赐封号等。为研究唐代吐谷浑王族的珍贵实物资料。参见“慕容宣彻”(2441页)。
书编名。见“圣武记”(651页)。
见“静安寺碑”(2419页)。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萨拉巴噶什、萨拉巴哈什、布库部。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有众千余户。首领齐里克齐(又作奇哩克齐)当年遣子鄂霍拉克进京朝觐,获三品顶戴。驻牧伊犁西南鄂尔果珠
见“迪烈部”(1428页)。
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年号。500—503年,凡4年。
纳西族传统民歌曲调。多用于唱情歌、苦歌和个人抒情。曲调简单,旋律不强,但富有特色的颤音和装饰音特别多,节奏比较自由。按歌词内容和感情发展,唱者可随意将声调起高或放低,延长或缩短。旧时作为一种咏叹和诉说
即“挞林”(1619页)。
?—1758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第二十一子。号紫琼道人。雍正八年(1730),封贝子,晋贝勒。十三年(1735),高宗即位,晋慎郡王。卒,谥靖。其诗清秀,尤工画,著有《花间堂载笔》、
见“史思明”(566页)、 “史朝义”(567页)。
朝代名。五代之一,西夷(或称沙陀人)※石敬塘所建。唐亡,晋、梁鏖战于黄河中下游。石敬瑭初受代州刺史李嗣源(后唐明宗)赏识,招为婿。随岳父出征,积军功屡任大镇节帅。后唐明宗时益位高权重。后遭末帝李从珂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