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哥剌
元朝宗王。又译忙阿剌、忙兀刺,忙安。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子。母※察必皇后。初以李槃为说书官,师事之。至元九年(1272),封安西王,以京兆为分地,驻兵六盘山,兼领河西、吐蕃、四川等处军政,置王相府。次年,晋封秦王,并节制两川行枢密院攻宋事宜。十二年,以王相李德辉抚蜀,并命所部军随西平王奥鲁赤攻吐蕃,取万州,降两川州郡,攻重庆、涪州、合州。十四年,奉命率师北讨兀朗孙火石颜叛乱。以南平王秃鲁乘机举兵六盘山,与叛王海都相应,遂于次年南还。不久病卒。
元朝宗王。又译忙阿剌、忙兀刺,忙安。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子。母※察必皇后。初以李槃为说书官,师事之。至元九年(1272),封安西王,以京兆为分地,驻兵六盘山,兼领河西、吐蕃、四川等处军政,置王相府。次年,晋封秦王,并节制两川行枢密院攻宋事宜。十二年,以王相李德辉抚蜀,并命所部军随西平王奥鲁赤攻吐蕃,取万州,降两川州郡,攻重庆、涪州、合州。十四年,奉命率师北讨兀朗孙火石颜叛乱。以南平王秃鲁乘机举兵六盘山,与叛王海都相应,遂于次年南还。不久病卒。
高句骊国官号。其名始见于《北史》,为高句骊国12等级“大官”中之第三级官名,位在※“太大兄”之下,※“小兄”之上(《新唐书》列为第六级),与诸官分掌内外事,此前史书不见其名。
①(? —1657)清初蒙古王公。祖莽古岱时由喀喇沁徙居土默特,遂为土默特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诺穆图伟徵子。后金天聪三年(1629),率众归后金。十月,以土默特塔布囊
元代供奉八思巴帝师之殿堂寺庙。又作帝师寺、帝师庙、八思巴帝师殿。至元七年(1270),世祖尊礼乌思藏高僧八思巴为帝师,十七年(1280)卒,赠“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亦称饶噶厦或若噶厦。家族名称出自所居拉萨大昭寺附近宅第名。为古代王朝第本家族后裔,达陇寺三位活佛缺出,均由该家族出任住持。18世纪,该家族噶伦才仁旺杰为藏史著名人物。其孙索
唐代党项首领。约生于隋唐之际。折氏为云中(今山西大同)大族。唐武德年间(618—626),由代北(指今山西恒山及河北小五台山以北地区)迁入河西府谷(今陕西府谷),为河西折氏始祖。其后世历仕麟(今陕西神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东部后套平原上,南临黄河。西汉为五原县。东汉初,匈奴南单于曾分部众屯此。清为乌喇特部牧地。光绪二十九年(1903)置厅。1912年改县。乌加河流贯,渠道纵横,灌溉发达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迹作穆伦河卫。永乐四年(1406)十一月,必轻窝虎河、阿罗麓、麦兰河等处女真首领砍木里、速同哥、我里哥、黄脱因等130人入朝贡马,明廷以其居地置此卫。正统十一年(1446
辽代回霸女真诸部之一。因居鸭绿江流域,故名。约分布在今吉林省临江、集安至辽宁宽甸县一带。辽太宗(927—947年在位)时向辽朝贡,后不见其纳贡记事。辽在其地设鸭渌江女直大王府,任命其首领为大王管理其民
见“雀喀扎法里”(2041页)。
见“八儿思阔”(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