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尔喀纪功碑
碑铭。记述清军入藏胜利击退廓尔喀军经过的刻石。乾隆五十八年(1793)内阁侍读学士军机处行走杨揆撰文。碑立于拉萨大昭寺前。文见《西藏奏疏》。记乾隆五十三年(1788)廓尔喀侵掠后藏,大将军福康安领参赞大臣海兰察、惠龄率满、汉、索伦官兵于五十七年(1792)入藏,征剿廓尔喀军,赞扬其七战七捷,收复失地,并将廓尔喀军全部逐出国境的功绩,以及大学士孙士毅等专筹军械粮饷使前方节节胜利的经过史实。为研究各族抗击廓尔喀侵略西藏的重要资料。
碑铭。记述清军入藏胜利击退廓尔喀军经过的刻石。乾隆五十八年(1793)内阁侍读学士军机处行走杨揆撰文。碑立于拉萨大昭寺前。文见《西藏奏疏》。记乾隆五十三年(1788)廓尔喀侵掠后藏,大将军福康安领参赞大臣海兰察、惠龄率满、汉、索伦官兵于五十七年(1792)入藏,征剿廓尔喀军,赞扬其七战七捷,收复失地,并将廓尔喀军全部逐出国境的功绩,以及大学士孙士毅等专筹军械粮饷使前方节节胜利的经过史实。为研究各族抗击廓尔喀侵略西藏的重要资料。
见“根敦嘉措”(1812页)。
①南北朝时期柔然行政长官。柔然兴起之初,国政疏简,不识文书,刻木记事,军政职务均由王族和部落首领担任,职位世袭。自进入漠南后,与北魏及南朝发生频繁交往,“心慕中国,立官号”,军事上建立军、幢制度,行政
亦称谙达、安达、按答。源于契丹旧俗,蒙古族、满族沿袭之,内涵稍异。①蒙古语意为“契交”、“义兄弟”、“盟友”。《元史·太祖纪》:“按答,华言交物之友也”。古代蒙古社会中,二人订盟结交,须举行一定仪式,
见“萧敌鲁”(1998页)。
即“掩※㴲水”(2037页)。
唐置边疆政区名。亦简称黑水都督府、黑水府、黑水州。因设于黑水(今黑龙江)流域而得名。开元十四年(726,《册府元龟》作十三年)置。辖境东临日本海(包括今库页岛);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外兴安岭;西达精奇里江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新唐书·南蛮传》谓:“引爽主客”,即执掌招待、迎送宾客事务,类似近代的外交部礼宾司。主官由最高军政要员※清平官、酋望
宋代下溪州土官。土家族。下溪州(治今湖南古丈东北)刺史※彭仕羲长子。熙宁三年(1070),以弟彭师彩弑父,专恣暴虐,举兵攻杀师彩,诛灭其党,纳誓表于朝廷,进献其父平生鞍马、器服,归还所占喏溪地,受命袭
清廷遣※侍卫充新疆驻守卡伦领班人。此制始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例由京城禁廷一、二、三等侍卫及护军参领等派出,给予行装、生活资助,三年更换一次。如塔尔巴哈台配备12员,乌什配备11员。二十八年,叶
旧时云南德宏傣族土司在梁河阿昌等民族地区所设的一级行政单位。与※“㽘”相似。下辖5至8“挡”,每“挡”由一个较大的村寨或若干小村寨组成。由土司直接任命一名撮头,负责所辖各“挡”公共事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