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库
亦作扑户。满语音译。清代蒙古、满洲等族中擅长相扑的摔跤手称号。天聪六年(1632),清太宗皇太极以门都侍卫,赐号阿尔萨兰土谢图布库;杜尔麻,赐号詹布库;特木德赫,赐号巴图鲁布库。此三人皆蒙古人,气力绝伦,擅长角牴。清高宗弘历曾为《塞宴四事图》作序,题及角牴一事云:“相扑之戏,蒙古所最重,筵宴时必陈之。国朝亦以是练习健士,谓之布库,蒙古语谓之布克”。赵瓯北《相扑》诗云:“黄幄高张传布库,数十白衣白于鹭,衣才及尻露档(古背心),千条线缝十层布。”布库,分头、二、三等。
亦作扑户。满语音译。清代蒙古、满洲等族中擅长相扑的摔跤手称号。天聪六年(1632),清太宗皇太极以门都侍卫,赐号阿尔萨兰土谢图布库;杜尔麻,赐号詹布库;特木德赫,赐号巴图鲁布库。此三人皆蒙古人,气力绝伦,擅长角牴。清高宗弘历曾为《塞宴四事图》作序,题及角牴一事云:“相扑之戏,蒙古所最重,筵宴时必陈之。国朝亦以是练习健士,谓之布库,蒙古语谓之布克”。赵瓯北《相扑》诗云:“黄幄高张传布库,数十白衣白于鹭,衣才及尻露档(古背心),千条线缝十层布。”布库,分头、二、三等。
?—1788清朝大臣。字钦斋。汉军镶黄旗人。二等伯、额驸李永芳四世孙,李元亮子。乾隆初,以荫生授印务章京,累迁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十七年(1752),调热河副都统。后历任工部、户部侍郎,署广州将军、两广
见“亦蛮卫”(872页)。
旧时苗族丧葬用具。为出丧必备之物。流行于贵州贵阳、安顺、紫云、镇宁、从江等地。出殡时用以抬棺木。制法:用两根长约250公分、直径10公分的杉木棍,中间用杉木皮做成担架式的垫子,横置3根短棍,使之不致松
见“伯颜猛可”(1092页)。
傣语音译。又称“纳曼当乃”。意为“寨公田”或“寨内大家的田”。系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保留的一种农村公社集体所有的土地。村社之间有严格的地界,属于某一个村寨的公田,只能由该村农民耕种,村社所属成员
①见“辛爱黄台吉”(1108页)。②即“鸿台吉”(2117页)。
山名。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东晋太元十年(385)五月,前秦苻坚被西燕慕容冲击败,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出奔至此。又遭后秦将吴忠围袭,被擒送新平(治今陕西彬县)。
见“斡难河卫”(2427页)。
即“董合亦惕”(2186页)。
1785—?清代诗人。原名虎拜,字肇文,别号珠士。福建福州人。回族。系元代诗人萨都剌之后裔。嘉庆九年(1804)中举。次年赴京考进士,可能不第,遂游历浙江、江苏、江西等地数年。嘉庆二十二年,取滇南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