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依文

布依文

我国布依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通用汉文。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文方案》(草案),1981年,依据布依语特点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文字方案全部采用拉丁字母。现在正在贵州部分布依族聚居地区试验推行。布依文以布依语的黔南(第一)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漠县复兴镇话的读音为标准音。采用26个拉丁字母。声母表示法:单纯辅音用一个字母表示;颚化和唇化辅音用双字母或3字母表示;带先喉塞音成分的浊辅音、舌面鼻辅音和舌根鼻辅音、舌尖清擦音和舌根浊擦音也用双字母表示;这样布依文有12个表示声母的双字母或3字母形式。将布依文32个声母排列如下:b [p] mb [b] m [m] f [f]w [vw] d [t] nd [d] n [n] s []l [l] g [k] ng [] h [x] hr [] j[tʨ] ny [n] x [] y[j] s [s] r [z]by [pj] my [mj] qy [j] gv [kw] ngv[w] gv [w] p [p‘] t [t‘] k [k‘]q[t‘] z [ts] c [ts‘]。后6个声母只拼读现代汉语借词。布依文有87个韵母,由元音字母或元音字母加韵尾构成。布依文有a、o、ee、i、u、e 6个元音字母,它们分别表示以下音位:

a [a] aa [a:] o [o] o o [o:] e e [e:]i [i] ia [iə] u [u] ua [uə] e [щ] ea[щə]舒声韵尾有-i、-u、-e、-m、-n、-ng 6个,促声韵尾有-b、-d、-g 3个。87个韵母中的ia、io、iao、ua、ui、uai、ao、ou、er 9个,只拼读现代汉语借词。有6个舒声调和两个促声调,舒声调用l、z、c、x、s、h 6个字母分别依次表示第1 (24)调、第2 (11)调、第3 (53)调、第4 (31)调、第5(35)调、第6 (33)调;促声调第7(35)调用字母t表示,第8(33)调不加调号。现代汉语借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分别依次用y、f、j、q四个字母表示。

猜你喜欢

  • 习办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易□”,中书位六大之一。位在第四。

  • 裴满氏

    ?—1149金熙宗皇后。亦作裴摩申氏。女真族。太尉忽达之女。天会十三年(1135),熙宗即位,封贵妃。天眷元年(1138),立为皇后。皇统元年(1141),熙宗受尊号,册为慈明恭孝顺德皇后。二年,生子

  • 耶律棠古

    辽末臣将。字蒲速宛。契丹族。皇族六院郎君葛剌之后。史载其性坦率,好辨善恶,人有不善,必尽言,不隐违,时号“强棠古”。道宗朝入仕,大康(1075—1084)中,补本班郎君。在朝屡数宰相得失,由是久不得升

  • 沙尔布

    ?—1659清初将领。蒙古察哈尔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崇德二年(1637),率百余壮丁投清,授牛录额真,编入蒙古镶白旗。寻擢一等侍卫。至顺治元年(1652),累升本旗固山额真,授世职云骑尉。十年,与宁南

  • 固噜扎布

    ①(?—1691)清朝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丹津子。初号额尔德尼台吉。驻牧克鲁伦河南鄂罗赖。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母达吉纳哈屯归清,附牧于乌珠穆沁界地哈尔吉勒岱喀喇瀚海。三十

  • 嵬骨

    即“骨嵬”(1661页)。

  • 宜里布

    ?—1678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阿济格尼堪之子。初授兵部副理事官。顺治八年(1651),袭三等伯爵,兼管牛录,寻晋一等伯。擢刑部侍郎,调吏部,擢正白旗蒙古都统。康熙七年(1668),调满

  • 郑律成

    1918—1976作曲家。朝鲜族,郑氏。生于朝鲜全罗南道光州市。自小聪明好学。1933年春,绕道日本到上海、南京,入“朝鲜革命干部学校”,主要学军事,业余练唱男高音、钢琴。翌年毕业,留在南京,每周一次

  • 普颜怯里迷失

    元晋王甘麻剌妃。蒙古弘吉剌氏。生子也孙铁木儿。至治三年(1323),也孙铁木儿(泰定帝)即位。十二月,追尊宣懿淑圣皇后。

  • 昭和署

    元代专门管领河西(原西夏)乐人的机构。属仪凤司掌管。至大四年(1311),改为天乐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