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里黑

巴里黑

见“缚喝”(2416页)。

猜你喜欢

  • 库尔吉司

    见“阔儿吉思”(2274页)。

  • 双飞燕舞

    白族主要舞蹈之一。跳法与※霸王鞭舞略同。打双飞燕(四竹片组成,饰彩带,握于两手敲击发声)、※八角鼓的男青年,头扎长幅白布包头,包头上缀四方巾,头巾四角坠以串珠,脚上系响铃,身上披重叠数件的对襟衣,舞时

  • 责卡

    纳西语音译。汉称“百姓”。旧时云南纳西族封建领主制(土司)地区的农奴等级。在云南宁蒗永宁和四川盐源左所等地,约占总户数的67.4%。由农村公社成员演化而来,被世代束缚在土司分配的份地上,人身依附于土司

  • 沮渠氏

    匈奴姓氏之一。又作且渠氏。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卢水胡为匈奴一支。“其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晋书·沮渠蒙逊传》)初依附后凉,龙飞二年(397),其首领※沮渠蒙逊起兵取临松,据金山,拥后

  • 倭赤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治下。又作乌赤。清《西域同文志》:乌什即乌赤,义为“山石突出”,因城在山上故名。即今新疆乌什县。原居民大多在1720年从吐鲁番迁来,故又称乌什

  • 鲜于氏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丁零大姓之一。初见于《汉书》。主要分布于定州(治卢奴县,今河北定县)。一说出自春秋狄国鲜虞之后。频见于十六国南北朝史籍。如东晋太元十年(385),司马鲜于乞杀翟真于行唐,后长史鲜于得

  • 明元清系通记

    编年体史书名。因按明代纪年叙述清代世系,故名。孟森撰。16卷(凡2函16册,前编1卷,正编15卷)。采撷《朝鲜李朝实录》等书,增明史所削、清史所讳。将清肇祖猛哥帖木儿以前事迹列入前编,为不纪元之史实;

  • 东山皋落氏

    春秋时赤狄的一支。亦作皋落氏、皋落狄,或简称“皋”。岑仲勉释其意为“东山黑狄”。初分布于成周西北、晋都绛东南,即今山西省垣曲县一带,与晋紧邻,威震晋都,有“狄之渠帅”之称。周惠王十七年(前660),遭

  • 娘母

    解放前海南岛黎族地区一种巫师。男女都有,但作法时男的也必须穿女上衣戴绣头巾。声称能以法术查找各种恶鬼,祛除病人身上病痛,为病人招魂。作法时所用道具有一把箭镞、一个竹箕、一碗米、一碗酒,用黎语念咒,边念

  • 北沃沮

    古沃沮族的一支。因分布于沃沮区域北部(一说在长白山北)而得名。《后汉书》等称其“去南沃沮八百余里”,史界比定分布地区说法不尽一致:一说在今吉林省延吉、珲春、和龙、汪清等县地;一说图们江以北,兴凯湖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