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朗

巴朗

①(?—169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喇布嘛塔尔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徙牧色楞格河。后携属众700余户附清,赐牧苏尼特界内乌纳齐。二十八年夏,兼领岱青诺颜洪果尔部众。秋,所属乏食,赐粟赈之。三十年(1691),参加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授札萨克一等台吉。 ②(?—1755)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伯布什孙,清札萨克郡王※车凌蒙克次子。乾隆十八年(1753),从父附清。翌年,乘父进京朝觐之机,率同族台吉蒙克特穆尔及侄巴布勒等200余人逃准噶尔塔本集赛驻牧地(今新疆塔城、裕民等县地),闻副都统达什敦多布领兵追击,与蒙克特穆尔分道逃遁。后为额伯津宰桑等擒执,被处死。

猜你喜欢

  • 塔衣帕

    见“阿洛斯”(1214页)。

  • 朗通

    藏语译音,西藏贵族家族之一。亦称朗东。得名于江孜家族庄园附近一似大象的悬崖。《桑耶寺志》及《五世班禅传》关于该家族成员虽提及有第巴朗东乃,孜索朗通巴、江孜朗通巴等,但在西藏政教两界中均无其影响。光绪三

  • 伊娄谦

    北周及隋朝将领。字彦恭。鲜卑人。初仕魏为直閤将军。北周时,官至车骑大将军。武帝(560—578年在位)时,受命出使北齐,旋以北周伐齐,被拘留。及武帝克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始获释,赐爵济阳县伯,累迁

  • 绵竹起义

    西晋时期流民起义。永宁元年(301)十月,益州刺史罗尚奉行强制政策,派兵抵绵竹(今四川德阳县北),副令当时避乱就食于蜀的流民10余万限期返归原籍,抡掠流民资财,并遣辛冉率步骑3万袭击流民军北营。流民军

  • 把都儿台吉

    见“阿穆尔达喇达尔罕”(1252页)。

  • 吉里雅木

    维吾尔语音译,即“地毯”。新疆维吾尔民间重要手工艺制品。以羊毛和棉线织成。分毛毯、丝毯、金银线编织加栽绒丝毯3种。尤以和田所产最著名。有千余年历史。工艺精细、色彩艳丽、花样新颖,富有民族特色。深为中外

  • 五塔寺

    参见“慈灯寺”(2406页)。

  • 度坚山

    古地名。约位于今甘肃省东部,具体地点不详。陇西鲜卑乞伏氏居地之一。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乞伏司繁(西秦国君乞伏国仁之父)立,率部迁驻其地。废帝太和六年(371),为前秦苻坚所破,归降,失

  • 青叟

    见“叟”(1703页)。

  • 土昧阿不害

    见“图墨德达尔罕岱青”(14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