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彦玛

巴彦玛

1913——1948

蒙古族女革命英雄。内蒙古镶黄旗红格尔乌拉苏木敖包高勒人。摔跤手齐林之女,自幼聪明伶俐。家境贫寒,给牧主放牧。1946年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镶黄旗八苏木支部委员,负责搜集穆克登宝等蒙古封建上层与国民党地下通读讯联络机构秘密勾结的情况。一次获悉克登宝将带领国民党上百辆汽车队,企图偷袭红色政权,遂立即上报,使敌人阴谋未能得逞。1947年得知其叔父古日丹巴充当特务,遂及时上报,使古日丹巴受到惩罚。组织群众做军鞋,送给养,做敌军的家属工作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曾策动一名敌军带马和武器反正。并亲自深入敌军阵地,将所获敌军运出20驼武器、弹药的消息通知组织,派军队全部缴获。1948年,宗教上层劳布森乔登纠集200名匪徒将其捕获,被关康保县监狱,在敌人严刑拷打下,仍坚贞不屈,怒斥敌人,高喊“人民必胜,共产党万岁”。敌人见得不到什么情况,就将其乳房割掉,最后壮烈牺牲。其英雄事迹传遍察哈尔草原,激励着草原儿女的革命斗志。

猜你喜欢

  • 永祺

    见“萧永祺”(1993页)。

  • 九夷考

    书名。明范守己著。“九夷”,本系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华夏以外居处东方的一些族群的泛称。亦指中央王朝统治范围之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本书将四川南部的少数民族归纳为九种,亦称九夷,即西番、僰人、摆夷、麽些、佫&

  • 在西藏的冒险

    书名。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著。1904年第一版。本书主要记述作者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从中国内地赴新疆,然后从叶儿羌(今新疆莎车)进入藏北高原的旅行情况。作者原欲抵拉萨,后被达

  • 苗刀

    苗族男子的佩刀。男孩初生时,三朝秤若干重,即以如数的铁用火炼之。埋入土中。每年生辰取出再炼而复埋之。至15岁,将埋土中之铁取出打制成佩刀,谓之苗刀,最为锋利。用为杀伤武器。

  • 和硕特南右翼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托毛公贝勒旗。雍正三年(1725),封辅国公索诺木达什次子诺尔布朋素克为札萨克,建旗。下设4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青海湖东岸。东至贺

  • 科洛克托衣

    哈萨克族习俗。意为“满月礼”。孩子出生40天后,便要举行庆祝仪式。孩子父母要宰羊烹肉,请亲戚朋友、邻居参加。来宾则须给婴儿赠送衣服、鞋、袜、钮扣、串珠、鹰毛或糖等礼物,并由长者给婴儿起名字。相聚一起,

  • 噶哈河卫

    见“葛可河卫”(2184页)。

  • 莫耐娄

    见“莫那娄氏”(1826页)。

  • 庆桂

    1735—181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章佳氏。字树斋。尹继善第四子。世居辽东。乾隆三十六年(1771)起,历任军机大臣,伊犁参赞、都统和盛京、吉林、福州将军,兵部尚书等职。五十年(1785),署黑

  • 红改

    桦皮水桶。鄂伦春语音译。因以桦树皮制作得名。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鄂伦春族旧时传统的生活用具之一。圆形,底部和桶口镶有薄木板,上边钻孔拴马鬃绳,用之提水。黑龙江省逊克和呼玛县一带的鄂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