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俗称荞麦身子。达斡尔语音译。制法:将荞麦放锅里用水蒸沸后炕至八成干时推碾成米,再将米磨碎,筛下去的粉作饸饹(面条的一种),留在筛罗上的碎粒称“尼基”。用作与酸奶一起熬粘粥,拌以奶油和糖,成为达斡尔族喜爱的上等食物,也是腊八节的主食。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俗称荞麦身子。达斡尔语音译。制法:将荞麦放锅里用水蒸沸后炕至八成干时推碾成米,再将米磨碎,筛下去的粉作饸饹(面条的一种),留在筛罗上的碎粒称“尼基”。用作与酸奶一起熬粘粥,拌以奶油和糖,成为达斡尔族喜爱的上等食物,也是腊八节的主食。
见“窝阔台”(2297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额哲密河卫。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在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支流额依集密河流域。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办事大臣,二十八年筑庆绥城,三十七年(1772)设领队大臣、县丞,管理土尔扈特游牧和库尔喀喇乌苏、晶河(精河)两处屯田,四十六年(
旧时西藏地方政府在※珞瑜的旁兴、加热萨地区设5个珞巴定的俗称。“定”略似内地的乡、保。位于珞瑜地区的东部、雅鲁藏布江沿岸。原为珞巴族聚居地。清光绪七年(1881),※噶郎王统辖了※白马岗,遂在此按地域
?—588南北朝时吐谷浑诸王之一。号高宁王。隋文帝开皇元年(581),降隋,受封大将军、河南王,居河南(今贵德、临夏黄河以南),以统部众。八年(588)卒。隋文帝令其弟树归袭,统其众。
见“察罕丹津”(2474页)。
兽皮帐篷。赫哲语音译。又称“按塔安口”。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是赫哲族旧时冬季外出捕鱼、狩猎用兽皮围成的一种临时住所。解放后被布帐篷取代。
?—1685清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兆佳氏。康熙四年(1665),由闲散授世管佐领。六年,补安亲王岳乐府长史。后历授参领、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十四年(1675),随军征吴三桂,奉命统蒙古兵驻守河南。旋率
见“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1671页)。
布朗语音译。意为“氏族(家族)公有地”。以自然环境为界,氏族间不得相互侵占,由氏族长(“诰哈滚”)负责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土地分配。分配时氏族长及族内其他头人先分一份好地,然后按辈份高低依次分配,接着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