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乐巴斯汗
清代新疆叶尔羌汗国第十代汗。一译尤尔巴斯汗、玉勒巴斯汗。蒙古族。察合台后王阿布都喇汗子。素性桀傲,不服父教。初受命驻镇喀什噶尔(今喀什),因笃信伊斯兰教白山派,师承玛木特·玉素布和卓。康熙六年(1667),在阿帕克和卓父子支持下,逐父阿布都喇,自立为汗,大肆屠杀“黑山派”教众,断绝与清廷的政治、经济交往。九年(1670),为叶城、泽普等地起义群众推翻,被处死。(一说被卫拉特驻叶尔羌军队支持的伯克阿里沙杀害)。
清代新疆叶尔羌汗国第十代汗。一译尤尔巴斯汗、玉勒巴斯汗。蒙古族。察合台后王阿布都喇汗子。素性桀傲,不服父教。初受命驻镇喀什噶尔(今喀什),因笃信伊斯兰教白山派,师承玛木特·玉素布和卓。康熙六年(1667),在阿帕克和卓父子支持下,逐父阿布都喇,自立为汗,大肆屠杀“黑山派”教众,断绝与清廷的政治、经济交往。九年(1670),为叶城、泽普等地起义群众推翻,被处死。(一说被卫拉特驻叶尔羌军队支持的伯克阿里沙杀害)。
清代书画家。字镜芝。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县诸生。约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人。工诗、书、画,时有“郑虔三绝之目”。尤善篆、隶,见重于学使、书法家何绍基。著有《金石府韵府》行世。
清代蒙古八旗翻译考试名目。雍正九年(1731)开设,只限于蒙古旗人参加。凡已中翻译举人或文举人皆可应试。会试题目比满文会试题目略简,只翻译,不试文论。首题从满文《四书》、《理性》中出题,次题选满文奏疏
?—1667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纳喇氏。额驸苏纳长子。初委署佐领。崇德六年(1641),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败明总督洪承畴援兵于塔山,追斩杏山兵之潜逃者,叙功授骑都尉世职,晋三等轻车都尉。顺治
?—1864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嘉庆八年(1803),任总堪布,掌办商上事务。因与热振呼图克图滋事,革职,关押候审。同治二年(1863),色拉寺喇嘛聚众持械将其抢回,拒驻藏大臣满庆及达赖喇嘛命
古湖泊名。一作俱轮泊。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今称呼伦湖(一曰呼伦池、达赉湖,元曰阔连海子或阔滦海子)。隋唐时,室韦与突厥在此一带相邻;室韦之最西部落乌素固部居其西南。史载望建河(一作室建河,即今
北元益宗脱古思帖木儿年号。1379—1388,凡10年。
汉代匈奴骑兵。又称北军胡骑。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长水(今陕西蓝田县西北)者,称“长水胡骑”,受长水校尉统领。常受遣出征,神爵元年(前61),曾随赵充国击西羌。参见“长水胡”(36
东魏、北齐大臣。字德远。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代王※拓跋什翼犍七世孙(一说六世),元晞之子。初任员外散骑侍郎,后授太尉东閤祭酒。以天下方乱,解官隐于林虑山(今河南林县西)。东魏武定(543—
书名。又名《伯利探路记》,或误为《西伯利亚东偏记要》。※曹廷杰撰。清光绪十一年(1885),为研究如何抗御沙俄的侵略活动,作者奉命对黑龙江中下游进行调查。从调查所得中选出118条于是年十月汇集成是书报
近代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八枝箭人民反封建的斗争。由于旗札萨克对八枝箭人民进行加倍的奴役和压迫,并强行征兵,进行种种勒派,以福泰为首,先后于咸丰三年(1853)、六年(1856),派代表到盟长衙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