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

①一般指多民族国家里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有的国家系对外来移民的称谓,有的国家还指种族。 ②中国对人口比汉族处于少数的民族的称谓。中国民族众多,有史以来华夏——汉族人口就占大多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中央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确认了汉族和38个少数民族,60年代确认16个少数民族,70年代确认1个少数民族,迄今为止,共确认55个少数民族。据199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为91200314人,占全国人口的8.04%,其中人口最多的为壮族,有1548万多人,100万人口以上的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布依、侗、瑶、朝鲜、白、哈尼、哈萨克、黎、傣等17个民族,人口在100万以下,10万以上的有畲、傈僳、仡佬、拉祜、东乡、佤、水、纳西、羌、土、锡伯、仫佬、柯尔克孜、达斡尔、景颇等15个民族,人口在10万以下的有撒拉、布朗、毛南、塔吉克、普米、阿昌、怒、鄂温克、京、基诺、德昂、乌孜别克、俄罗斯、裕固、保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为缔造伟大祖国、创造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们与汉族共同斗争,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疆地区。有20多个少数民族与国外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蒙古、藏、哈萨克等一些少数民族以经营畜牧业为主,中国五大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十分富饶,尤以森林业、畜牧业和多种地下矿藏的资源丰富而著称。解放初,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社会还处于保留有浓厚原始公社残余或奴隶制或农奴制的社会发展阶段。一部分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很多少数民族普遍地信仰多种宗教,回、维吾尔等10个少数民族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藏、土、门巴等一些民族基本上全民信仰藏传佛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现民族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建立5个相当于省级的民族自治区,相当于地区级的30个民族自治州和相当于县级的124个自治县。已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有45个,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另有散杂地区建立了1500多个民族乡。新中国建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原来的剥削制度,基本上消灭了剥削阶级,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得到了全面的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获得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他们正在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猜你喜欢

  • 尔苏沙巴文

    我国自称尔苏的藏族中一部分人曾使用过的一种文字。尔苏语称之为“扎拉玛”。传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等地。沙巴文是尔苏人中从事宗教活动的沙巴们使用的图画文字。沙巴

  • 聪慧

    西夏职官次品封号。西夏语音“参尼仓”。在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位在大国王之下,与集礼同一等级。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康居

    西域古国名。位于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原游牧于乌孙以西,奄蔡以东。汉初,“国小,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后渐强大,有兵12万,东侵乌孙,南越锡尔河。其国北部为游牧区,南部为农业区。气候温和,饶桐柳

  • 桂甘

    吐蕃大臣。又作桂干,意为“桂氏师长”,又称论钦波桂氏。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及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又称“执法大臣”(却论),出身桂氏族。赤德祖赞死后,反佛大臣※马祥仲巴

  • 大良顺

    金朝官员。渤海王室后裔。任南京留守判官。贞元三年(1155),南京(今河南开封市)宫殿大火,因罪杖80,削官三级。大定二年(1162),随元帅左都监徒单合喜攻宋。以宋将吴璘以20万兵围德顺(治今宁夏隆

  • 人方

    商代古族名或国名。殷墟甲骨卜辞有“正人方”。因卜辞中“人”字书为“?”或“”和“夷”字写作“?”相混,故后人又称“人方”为“夷方”。又因“夷”字初义和含有“主”义的“尸”字相通,故亦称“尸方”。皆指商

  • 番部僧纲

    僧官名。明清时在藏族地区府一级封授管理僧众、土民的当地僧人首领为僧纲,颁给印信、敕命,秩从九品,准世袭。以例进贡。清代有垂巴寺僧纲、著洛寺僧纲等,隶僧录司。

  • 学士

    西夏职官名。掌文字。夏毅宗奲都六年(1062)始设,与中等司等位。夏仁宗天盛十三年(1161)立翰林学士院,以著名文人王佥、焦景颜等为学士。后也仿宋制设观文殿大学士、徽猷阁学士等。又分番学士、汉学士。

  • 萨哈连

    ?—1674清朝武官。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十三年(1674),以员外郎随经略莫洛征逆藩吴三桂,至陕西宁羌州。寻陕西提督王辅臣叛,与经略同遇害。二十二年(1683)议恤,赠拖沙喇哈番(云骑尉)。

  • 设罢

    契丹语音译。“侈盛”、“丰盛”之意。余靖在庆历三年至五年(1043—1045)先后三次出使契丹,益晓契丹语,曾在辽兴宗的筵席上作汉语与契丹语交杂的《北语诗》,受到兴宗赞赏。首句为“夜筵设罢臣拜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