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小昭寺

小昭寺

寺庙名。位于西藏拉萨市城区。位处拉萨大昭寺北半里许。七世纪唐文成公主主持兴建。藏语称“喇木契”,意为“大院落(寺)”。又称“喇木契祖拉康”,意为“小昭寺”。因该寺系汉地宫廷式大屋顶(歇山式),色彩斑烂如虎,故又称“佳达喇木契拉康”,意为“汉虎大院落神殿”。又因该寺系唐文成公主及汉族工匠所建,故又称“汉人所建喇木契寺”。清代始通称小昭寺。该寺坐西向东、楼高三层,上有金殿一座,亦颇壮丽,其殿内供奉尼泊尔墀尊公主带到吐蕃的不动金刚佛像(名墨珠多尔济),又有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诸像、座上书“默寂能仁”四字。金刚佛像原供于大昭寺,文成公主所带来之释迦佛像供于小昭寺。赞普芒松芒赞(650—676年在位)时,为防异族劫佛,将两寺原供佛像调换。藏语谓释迦佛为“诏卧”,小昭寺所供之8岁身量释迦佛,小于大昭寺所供12岁身量之释迦佛,故称“小昭寺”,意为“小释迦寺”或“小如来寺”。元代,蔡巴万户长嘎德桑布,曾在该寺建四种供养房舍,谓之四部,后演变为四扎仓(僧院)。清季弟斯桑日洛桑土多建围墙。后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上密院所在地,僧侣诵经修持于此。

猜你喜欢

  • 包悦卿

    即“赛音巴雅尔”(2470页)。

  • 勐板土千总

    明清云南土司名。明万历(1573—1620)初年,保山县平戛土舍蒋思孝随军征缅有功,钦授勐板千夫长,世职。乾隆年间(1736—1795),沦于缅。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英勘界,收复勐板部分地区

  • 屈设部

    即“窟说部”(2410页)。

  • 赛德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赛德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5千。居住在泰耶尔人住地的东南方,包括花连县秀林乡、万荣乡,南投县仁爱乡合作、精英、春阳、南丰、互助等村。分雾社、春阳、合

  • 羿语

    史称羿人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是接近消亡的一种语言。使用于我国贵州省毕节县普宜和阴底一带以及四川省古蔺县的腊盘沟一带。清代编修的《毕节县志》中有:“毕节裸裸、茵子、羿子,习俗各异”的

  • 西凯

    赫哲语音译,亦作“希克”,意为“神衣”。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为萨满的重要神具之一。赫哲族萨满的神衣,形似对襟马褂,早年用龟、四足蛇、短尾四足蛇、哈蟆、蛇等爬虫皮拼缝而成,20世纪30年

  • 蒙古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区)市。共有4806849人(1990年)。语言属阿尔泰

  • 郭尔罗斯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十六世孙乌巴什始称所部为郭尔罗斯。原与科尔沁部同牧,自是分出。其孙布木巴于后金天命九年(1624)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屡从征明,御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清

  • 图赖

    1600—1646清初将领。满族。瓜尔佳氏。清初五大臣※费英东第七子。初隶镶黄旗满洲,后改隶正黄旗。天聪元年(1627),随征察哈尔,攻宁远城(今辽宁省兴城市)。三年,随皇太极伐明,进逼北京,以战功晋

  • 阔帖兀阿阑

    即“曲雕阿兰”(7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