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宗喀巴

宗喀巴

1357—1419

西藏佛教史上著名宗教改革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本名罗桑札巴贝。青海西宁西南宗喀人,故名宗喀巴。藏族。父伦本格元末官达鲁花赤(镇守官)。元至正十九年(1359),3岁随父谒噶玛噶举黑帽系四世活佛乳必多吉,受近事戒,取名贡噶宁布。二十三年(1363),7岁由父母送至甲琼寺出家,从噶当派高僧顿珠仁钦学经,受沙弥戒,取名罗桑札巴贝(通称罗桑札巴),精研藏文、密法、显教经论等。明洪武五年(1372),继续深造,访师求道。九年(1376),开始攻读显教重要论著,向萨迦派仁达瓦学《俱舍论》、《集论》、《入中论》、《量释论》,向顿桑瓦学《量释论》,在觉摩陇跟罗赛瓦学经文,研读邬由巴的《量释论译注》等。十四年(1381),返前藏,先后至止贡、桑朴、孜塘等寺进行立宗答辩。十八年(1385),向布敦弟子学密宗的经典注疏。居前后藏共20余年,学问精进,博通显密,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著有《建立次第广论》、《菩萨戒品释》、《事师五十颂释》、《密宗十四根本戒释》、《中论广释》、《辩了不了义论》等多种著作。在藏期间,对萨迦、噶举等教派上层享有各种特权,占有农奴,追逐利禄、生活淫靡、压迫剥削人民等弊端深为不满。为恢复佛教的纯洁性,倡议对宗教进行改革,严行戒律,要求喇嘛重苦行,持戒律,禁娶妻。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吸收其它教派教义的一些内容,创建格鲁派,因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又称黄帽派,俗称黄教。永乐六年(1408),应阐化王札巴坚赞所请,到仲不垅为各寺僧众讲授《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密宗道次第广论》等著作。七年,在西藏帕竹地方政权支持下,在拉萨大昭寺举办大祈愿会,俗称传大昭。同年,在拉萨东修建甘丹寺,驻锡此寺,弘扬教理。十三年(1415),应明成祖邀,派亲近弟子释迦也失赴明都朝谒,加强了西藏与中央王朝的联系。十七年(1419),授意释迦也失主持兴建色拉寺。弟子众多,最著名者有扎希贝丹、释迦也失、根敦主巴等。卒于拉萨甘丹寺。一生著述颇丰,均收入《宗喀巴全集》。所创黄教对藏传佛教影响极深,逐渐成为诸派中最得势者。

猜你喜欢

  • 岭邦正

    1912—1977解放前四川大凉山土司。彝族。彝姓森子,名石哈,号国忠。岭镇荣次子。1926年,具文呈册嗣越嶲邛部长官司、西昌河东长官司、西昌河西土千总、呷洛暖带密土游击等职。辖境及于西昌、昭觉、冕宁

  • 镇东堂

    衙署。钦差镇守辽东总兵官。钦差巡抚辽东地方都察院都御史、钦差镇守辽东太监共同听政的衙门。正统至成化间(1436—1487)称“镇东堂”。嘉靖(1522—1566)时改称“会府”,设于广宁(今辽宁省北镇

  • 寿王

    ①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大定初,殿前马步军都指挥使完颜爽(本名阿邻)、太祖次子宗望子完颜京(本名忽鲁)受封。大定五年(1165),完颜京谋反,除名。二十九年(1189),章宗弟完颜从宪(本名吾里不)受

  • 伊实卫

    见“益实卫”(1945页)、“亦实卫”、“你实卫”(1095页)。

  • 至宁

    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年号。1213年五-八月,凡1年。

  • 茂隆银矿

    又称茂隆银厂。清乾隆(1736—1795)初由云南省石屏县汉人吴尚贤在阿佤山西北部的班洪、班老一带开办的大型银矿。周围百余里,矿工二三万(有说十余万)大都为招募的贫苦汉人,每年向清政府纳税银数千两。矿

  • 布木布泰

    见“孝庄文皇后”(1016页)。

  • 寻梦凑

    即“寻阁劝”(932页)。

  • 杰书

    1645—1697清朝亲王。满族,爱新觉罗氏。镇国公祜塞第三子。顺治六年(1649),袭多罗郡王。十六年(1659),袭和硕康亲王。康熙十三年(1674),授大将军,率师至浙江,进征于福建叛清的耿精忠

  • 越居

    ?—536?高车国王。※穷奇子,※伊匐弟。北魏正光五年(524)左右,兄伊匐为柔然阿那瓌所败,退归,乘机杀之,自立。曾遣使至西魏,后与东魏保持通贡关系。东魏天平(534—537)中,为柔然击败,被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