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抚节度衙催粮文书

安抚节度衙催粮文书

吐蕃敦煌官府文书。见《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13. Fr. 67号卷子。系吐蕃安抚节度衙催沙州速送粮谷之信令。内容是:“大臣论拉热、尚来桑于龙年夏季,自节度衙驻所谢德松才发出盖印急信,致函尚达玛尤公:龙年夏,沙州谷物经清点,粮谷��数缺少甚多,其间既有业已支出者,亦有诸种赏赐者,但以前损失者及地方官收入者,均不包括康区在内。兹当按既定命令下达,立即送去加急信令:尚论(官名)应立即送来所需之全部沙州粮谷,因为龙年秋季以来,粮谷未收集,其间众多(粮谷)亦未送到官员处,因而断粮。故今又致函於军事长官,令将所保管之粮谷按此急信收集送来。(红印):安抚节度衙急函。”此文末尾印章方形,上部刻正面展翅飞鸟,鸟下书藏文:“安抚使节度衙发文”。此文书为吐蕃遗存之少量古藏文文书之一,对研究古藏文及吐蕃安抚节度衙之建置、辖区及粮谷来源等问题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杜拉特部

    清代哈萨克大(乌拉)玉兹分支部落名。又译都拉特部。其先民一说是唐代西突厥的※“咄陆”,一说为15世纪蒙古“朵豁剌特部”。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18—19世纪时,分别游牧于吹河、塔拉斯河及

  • 山东学派

    中国伊期兰教两大学术派别之一。产生于清初。创始人为著名回族经师※常志美。志美,字蕴善,山东济宁人。早年在陕西跟※胡登洲的四传弟子张少山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后在山东济宁讲学,所采用的讲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与

  • 跋桑希

    吐蕃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大臣。又称嘉楚桑希,意为“汉人少年桑希”。汉族。后赐跋氏族称。驻吐蕃之唐使贾珠嘎堪之子。曾奉赞普命使唐取佛经,于长安面见唐皇,取回佛经千部,并赴五台山观看寺院

  • 清净寺

    著名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寺址在泉州城南。南宋绍兴元年(1131),回回商人纳吉卜,穆兹喜鲁丁创建。元至正九年(1349),金阿里重修。元人吴鉴著有《清净寺记》碑文,记载该寺兴建的缘起与伊斯兰教义,为现存

  • 黄天荡之战

    辽宋间重要战役。又作镇江之战。天会五年(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灭北宋后,继续南下,欲一举再灭南宋。宋高宗妥协退让,放弃中原,南逃扬州。七年(南宋建炎三年,1129)五月,完颜宗翰遣拔离速领兵南袭

  • 阿史那匐延都支

    见“阿史那都支”(1233页)。

  • 五路把都儿台吉

    ?—1613或1614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译称五路黄台吉、那木儿台吉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次子。领土默特属部兀鲁特。驻牧于山西天镇以北。隆庆五年(1571),明蒙通和,受明封

  • 英义建功毗伽可汗

    ?—779唐代回纥汗国第三代可汗。又作牟羽可汗。名移地健。药罗葛氏。※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磨延啜次子。唐乾元元年(758)娶仆固怀恩女。次年父卒,嗣立,建号爱登里罗汨没密施颉登密施合俱录毗伽可汗(译意为

  • 撒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散力卫、萨里卫。永乐三年(1405)二月,把兰等处女真人卯义等来朝,明廷始置卫,以卯义为指挥佥事。据考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岔林河屯。一作在依兰县对岸巴兰河附近。

  • 常山丁零

    见“定州丁零”(15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