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

?—1146

宋、金大臣,学者。字叔通。四川成都人。初仕宋,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宋靖康元年(1126),宋、金结盟,完颜宗望班师至孟阳,遭宋姚平中夜袭,宗望复还师围汴京(今开封市)。其奉命到宗望军,喻以缘由,复请和议。未久,以和议归罪,罢知青州,又下迁祠职。建炎元年(1127),贬韶州。二年,复原官,为祈请使,赴上京(今黑龙江河城县白城),被留。因善词章,被金授以官爵,与韩昉同掌词命。天会十三年(1135),替金熙宗书批答之词。天眷间(1138—1140),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常卿,封河内郡开国公。著《太祖睿德神功碑》,进阶金紫光禄大夫。皇统四年(1144),转承旨,加特进,迁礼部尚书。恃才傲慢无礼,常讥笑别人,得罪女真达官贵人。六年,被诬以谤讪朝廷,以图书为谋反等莫须有的罪名被杀。一说被上京汉人推举为帅,谋夺兵仗南逃,事觉被杀。善诗文,《中州集》中辑其诗50首。

猜你喜欢

  • 保恩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延祐三年(1316),成吉思汗弟合撒儿后裔月鲁帖木儿受封。

  • 马云亭

    1856—1919近代爱国志士、医生。原名马春生。山东章邱县埠村镇大冶庄人。回族。少时在青州清真寺学习阿拉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青年时代投笔从戎,隶左宝贵麾下,曾参加中日甲午之战。后习中医,在济南开设药

  • 普法恶

    明代僰人反明首领。四川叙州(治今四川宜宾市东北)人。身材魁伟,通汉语,晓汉文。正德十二年(1517),与彝族妇女米浪联合,自称蛮王。率乌撒(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芒部(今云南镇雄县)、筠连(

  • 白智光

    西夏惠宗朝高僧。封为安全国师。主持译经事业。惠宗和母梁太后曾亲临译场。后世有西夏译经图描绘其事。对西夏佛教发展有重要贡献。或为龟兹人。

  • 陆叡

    ?—496北魏大臣。字思弼。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平原王陆丽次子。年10余岁,袭父爵为抚军大将军、平原王。沈雅好学,折节下士。任北征都督,拜北部长,转尚书,加散骑常侍。太和八年(484),与陇西公元琛

  • 田霈霖

    明末湖广容美土官。字厚生、号双云。土家族。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宣抚使※田玄长子。崇祯间(1628—1644),应征率所属土官唐镇邦、唐承祖、刘起沛及叔田圭、田赡,弟既霖、苏霖,共集土兵万余人,助明廷镇

  • 乌珠穆沁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十六世孙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漠南,传至其孙翁衮都喇尔始号所部为乌珠穆沁。初属察哈尔林丹汗,因不堪林丹汗侵虐,迁牧喀尔喀,依车臣汗硕垒。居克鲁伦河流域。自后金天聪九年(1635),屡

  •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

    蒙古兴起时期高昌回鹘(畏兀儿)亦都护(也作“亦都兀惕”,国主号,意为“幸福之主”)。又译巴剌术黑、八儿出阿儿忒。初臣属西辽。元太祖成吉思汗四年(西辽天禧三十二年,1209),因不堪压迫和勒索,杀西辽监

  • 司曹

    藏语音译。原西藏地方政府官职名。代理※司伦。职权与司伦同。1950年冬,西藏和平解放前夕,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被以摄政大札为首的西藏上层反动分子扶持南逃亚东,※噶伦多随之而去,由留在拉萨的仔本鲁康娃

  • 坤不刻

    契丹语,意“鬼风”。按契丹习俗,凡遇旋风,双眼闭合,用鞭向空中打49下,口念7声“坤不刻”,以禳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