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契丹藏

契丹藏

“契丹大藏经”简称,又简称为“丹藏”。契丹王朝时期刊刻的汉文大藏经,故名。自辽圣宗统和年间(983—1012)始,至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前后印成于辽南京(今北京),从藏经史看,仅晚于北宋四川益州(今成都)所雕刻的“开宝藏”(全藏久佚,只单本流传),早于国内其它藏经。共579秩。1974年7月在山西应县木塔释迦牟尼像内发现12卷。大字楷书,卷轴装,千字文编号,卷首多有精致佛画。“契丹藏”印行后,辽道宗曾作礼物赠与邻国高丽,使高丽于高宗二十三年至三十八年(1236—1251)雕印的“高丽藏”(今流传本)籍以校勘。今存北京房山云居寺辽刻石经也是以“契丹藏”为底本的复刻本。

猜你喜欢

  • 延熙

    后赵海阳王石弘年号。334年,凡一年。

  • 网头

    解放前京族渔民劳动组织的首领。由网丁民主推举劳动力强、生产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长辈担任。职责是组织安排网丁进行渔业生产;负责承租添置和分派人员管理渔具;主持渔业生产中的宗教仪式。是渔民劳动组织的核心人

  • 屠耆堂

    见“握衍朐鞮单于”(2195页)。

  • 拉仁布与琪门索

    土族叙事长诗。约300余行。流行于青海互助、民和、大通等地。内容为富家姑娘琪门索爱上在其兄家当牧工的拉仁布,遭到兄嫂反对。在拉仁布遭杀害尸体火化时,不燃,琪门索闻讯悲痛欲绝,冲破监禁,哭祭拉仁布,将头

  • 铁利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15府之一。领广、汾、蒲、海、义、归6州。治广州,故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或说在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附近;也有笼统说在黑龙江地方,旧有依《辽史》指在今辽宁沈阳市附近

  • 吹忠

    藏语“chos skyung”的音译,意为“降神人”、“护法”;清译“吹忠”或意译“神汉”。旧时藏族对专事作法降神的宗教职业者的称谓。男女兼有。旧时西藏地方大至活佛转世、确认、重大事件的抉择,以及求雨

  • 且末

    西域古国名。王治且末城(今新疆且末县西南)。西汉武帝时(前141—前87),有户230,口1600余,兵300余。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居民从事农牧业。产葡萄诸果。能治兵器。自汉宣帝神

  • 班禅博克多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驻锡扎什伦布寺最高活佛的称号。“班”梵语“班智达”一词简称,意为“通晓五明之学者”;“禅”藏语音译,意为“大”;“博克多”(或博克达)蒙语音译,意为“圣者”。明崇祯十五年(164

  • 大宁领朵颜诸卫

    指明代大宁都司所领泰宁、福余、朵颜等兀良哈三卫。详“大宁都司”及“兀良哈三卫”条。

  • 合住

    见“耶律合住”(1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