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锡哇

噶锡哇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又称“朵仁”。家族名称出自所居拉萨大昭寺唐蕃会盟碑前附近宅第名。在江孜以北地方拥有庄园。家族显要人物首推※康济鼐(?—1727)。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曾与颇罗鼐配合清军自阿里、后藏一线反击准噶尔军获胜,以功封贝子兼西藏地方首席噶伦,总理政务。其兄噶锡哇才旦扎西,侄意希策布登亦因其荫先后任阿里总管。康济鼐元嗣,雍正九年(1731),其侄那穆扎尔色卜腾袭辅国公爵,任噶伦,后继承权入那穆扎尔色卜腾弟衮布波额珠若丹一系。衮布波额珠若丹子丹增班觉袭辅国公,任噶伦,并娶八世达赖喇嘛之妹为妻,地位更显。乾隆五十六年(1791)率代表团赴尼泊尔边境与廓尔喀军谈判,被袭执,俘送加德满都。清廷疑其与廓尔喀人有勾结,解除噶伦职务。五十七年,清将福康安攻入尼泊尔,索还丹增班觉,夺爵,令候审讯,旋宥之。再两传,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因其家族有一女参与用巫术谋害达赖喇嘛,禁该家族人入仕,遂微。

猜你喜欢

  • 纳拔

    见“捺钵”(2037页)。

  • 僚

    古族名。唐代对仡佬族失民的称呼之一。参见“仡僚”(572页),“仡佬族”(572页)。

  • 赤干·洛桑旦巴达吉

    ?—1733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从隆却赤仁波且受戒,入隆务寺学《释量论》。赴藏入噶丹寺绛孜扎仓,获拉仁巴学位。从赤洛哲嘉措受具足戒,并聆听许多经教。后应嘉摩戎地区之请,赴该地讲经传法。于隆务寺先

  • 必勒格

    蒙古语音译。意为“智者”。一说为突厥语官号,亦用作突厥系可汗的称号,汉译“毗伽”,意为“妙手”;一说系唐兀主的称号“杯禄汗”、“不儿罕”的异文,意为“佛”,亦即满族贵族尊号“贝勒”之对音。传入蒙古后,

  • 贺若弼

    544—607隋朝大臣。河南洛阳人。鲜卑贺若氏。西魏右卫将军贺若统孙,隋申州刺史贺若敦子。善骑射,解属文,有文武才略。为周齐王宇文宪所器重,引为记室,封当亭县公,迁小内史。与韦孝宽伐陈,攻拔数十城。拜

  • 察哈尔镶白旗

    清察哈尔八旗之一。由康熙十四年(1675)迁置宣大边外的察哈尔部众及以后陆续来降的喀尔喀、厄鲁特部众合编而成。不设札萨克,由清廷派总管管理。是为总管旗。位于独石口外,东与南接太仆寺牧厂,西至察哈尔正白

  • 木里吉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和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所设木里吉卫均称作默尔根卫或默尔根河卫。

  • 图斯池

    见“阗池”(2386页)。

  • 千户制

    金元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原为女真部落联盟组织形式,无定制,金朝建立前一年(1114),阿骨打(金太祖)定制:三百户为一谋克(女真语“百”,“百夫长”之意),十谋克为一猛安(“千”,“千夫长”之意),后

  • 札尔固齐

    蒙古语音译。又作“札尔扈齐”,意为“掌管诉讼之人”。准噶尔兀鲁思负责司法的官员,辅佐图什墨尔治理政事,兼办一切刑名贼盗案件。定员6名。后清廷授六札尔固齐为散秩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