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勒丹多尔济

噶勒丹多尔济

?—1692

①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古八世孙,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长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随父赴库伦伯勒齐尔盟,授札萨克。二十六年,率宰桑额尔德尼额尔克等贡于清。旋参加大阅,扈驾往觐。二十七年,与台吉额尔济穆岱青御准噶尔丹於特穆尔,兵败,自齐奇尔台归附清朝。二十九年(1690),以同族昆都伦博硕克图衮布遭准噶尔部噶勒丹掠,选兵随尚书阿喇尼赴土拉河援之。三十年,至京朝贡,扈驾至多伦诺尔会盟,封多罗郡王,兼札萨克。赏赐银币、牲畜,并发独石口仓粟赈之。 ②(?—1698)卫拉特蒙古和硕特台吉。一译噶勒(尔)亶多尔济。博尔济吉特氏。※鄂齐尔图车臣汗孙。初游牧于准噶尔边境。康熙二十八年(1689),从兄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卒,应其妻及诸宰桑请,奉召徙居阿拉善,辖其众。次年,闻清军征噶尔丹,遣使请从戎效力。时噶尔丹势盛,谋以女钟济海与配,为策妄阿拉布坦遣使劝止。后西藏第巴桑结嘉措召青海诸台吉会盟于察罕托罗海,谋助噶尔丹;辞不往,自率兵百与清军会于布隆吉尔。旋因受属众阿勒达尔哈什哈、恭格嗾使,劫西欣驿驼马,叛附策妄阿拉布坦。三十七年(1698),策妄阿拉布坦引兵欲攻哈萨克,他伪以兵从,中道率众遁库车,被库车维吾尔人击杀。母率余众奔青海,被安置于察哈尔。

猜你喜欢

  • 喜饶嘉措

    1883—1968近代佛学大师。青海循化人。藏族。幼年在循化古雷寺出家,曾在甘肃拉卜楞寺、青海塔尔寺等处研习佛经,在西藏拉萨考取拉然巴格西学位。曾任十三世达赖喇嘛侍读,主持重刻拉萨版藏文大藏经。民国时

  • 平伐起义

    布依族人民反抗法国传教士暴行的武装起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法国天主教传教士深入贵州各地,以传教为名,勾结当地官吏霸占农民土地,剥削劳动人民,奸污妇女,无恶不作,激起各族群众的极大愤怒。是年秋

  • 夹板

    清代传递公文之具。凡未赏给报匣的官员,遇奏事时,将奏折用夹板夹好,外用绵纸封固,接缝处钤盖本职官印,包以黄绫,发驿传送。军机处交发的紧要文书,由兵部捷报处加具夹板,封固,“粘贴印花”(盖印封签)发驿。

  • 龙鸟支离

    苗族古歌。流行于广西大苗山地区。歌名为苗语,汉意为“向河上游迁徙”。是广西苗族的迁徙史诗。歌词反映其迁徙的原因有:“种麦子七年长不大”,“失火烧了寨”,“欠了官府捐税”等。其迁徙路线中指出的地名,如柳

  • 金牙军

    唐西域军事建置。位于今伊犁河北岸。驻有军队,卫戍边疆。金牙军与各守捉、城、镇等,总称为道。隶安西都护府。

  • 梅加羊

    见“西阳蛮”(696页)。

  • 高丽故地

    古高句骊族所居之地。高句骊初居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吉林省浑江和集安县为中心的鸭绿江以西地,后区域逐渐扩大,至东晋末,已有东临日本海,西达辽河,南至朝鲜半岛汉江以北,北到图们江以北及第二松花江地。北齐

  • 善福寺

    见“真寂庙”(1819页)。

  • 和跋

    ?—403或404北魏官员。代郡人。鲜卑素和氏(后改和氏)。世领部落,为代国附臣。以才辩知名。道武帝拓跋珪时为外朝大人,参军国大谋,雅有谋算,拜龙骧将军,赐爵日南公。从平中原。天兴元年(398),以功

  • 东科尔呼图克图六世

    见“嘉木样丹增嘉措”(24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