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嘉靖腊尔山苗民起义

嘉靖腊尔山苗民起义

明嘉靖年间腊尔山地区苗民起义。腊尔山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地区。嘉靖十九年(1540),该地连遭旱灾,粮食欠收,而土司和卫所官吏苛虐无度,民不聊生,奋起反抗。二十二年(1543),贵州铜仁平头苗首领※龙子贤、※龙桑科率领苗众依凭山区地势,抗拒官府征派粮款,抵抗贵州、湖广官兵镇压。龙子贤等转战湖广境内,与苗民※龙求儿、※龙母叟、龙柳补、龙郎七等联合攻酉阳等地。明廷派湖广、贵州御史万镗率6万余官军至辰州招抚龙求儿、龙母叟。二十三年十一月,复利用土官诱俘此2人。二十五年(1546),明廷集军10万镇压起义军。二十六年九月,龙子贤移至沅州、麻阳一带,活捉清浪参将杨钦,杀沅州卫百户等。二十七年四月,铜仁苗民※龙许保与吴黑苗在龙鱼寨俘获侗仁指挥张韶和百户钱用,并联络永顺、保靖、酉阳、平茶等司苗民及土官与明军斗争。二十八年,明总督张岳采用“先剿后抚”之策。二十九年,龙许保攻破思南府印江及石阡,俘知县、推官等。明廷改派广西总兵官都督佥事沈希仪等率十六万官军镇压。贵州铜仁30余苗寨俱陷。龙许保、吴黑苗等转入湖广镇草,与四川小平茶苗族许保等入思州府,俘知府李允简等,开狱放囚,开仓分粮。三十年六月,由于叛徒出卖,龙许保在猫儿囤中伏被俘。三十一年(1552)八月,吴黑苗等被杀,起义失败。起义共历时10余年之久。

猜你喜欢

  • 伯颜

    ①蒙古语音译,意为“富人”一作巴延。相当于汉语的“财主”、“富翁”。古代蒙古社会富裕牧户主人的身分标志。据《元朝秘史》,约九世纪后半叶,成吉思汗十二世祖脱罗豁勒真即称此。亦被引申为一种称号,用以称呼有

  • 苏玛

    1914—1970蒙古东部地区著名民间艺人、四弦琴演奏家。出生于郭尔罗斯前旗塔虎城下两家子屯。父亲为优秀的马头琴手。本人9岁开始学琴,10岁读书,师从哈斯玛。18岁已成为一名四弦琴能手。在长期艺术实践

  • 余庆县

    县名。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为少数民族杂居区。西晋初,分汉代且兰地置万寿县,为牂牁郡治所在地。隋以其县地扩大置牂牁县,为牂州郡治。唐划牂牁县沿江(今乌江)南岸地置建安县,仍为牂州治。乾符三年(876),以

  • 撒马都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子君。主要分布在云南昆明市。其祖先原住市周各县。详见“彝族”(2594页)

  • 蒙瓦

    见“蒙兀室韦”(2329页)。

  • 罗桑丹贝坚赞

    1652—1723清代青海曲藏寺(广济寺)高僧。藏族。系曲藏·南嘉班觉尔之转世呼毕勒罕。于赞波·端珠嘉措处出家。曾在西藏求学,在泽塘巡回辩经,于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前受近圆戒。曾任塔尔寺密宗学院法台。

  • 哈尔固楚克台吉

    ?—1452明代蒙古贵族。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孙,济农※阿噶巴尔济子。初从伯父脱脱不花与瓦剌领主脱欢、也先联合,对抗东蒙古(鞑靼部)太师阿鲁台和阿岱汗,娶也先女齐齐克妣吉。景泰二年(1451),

  • 台湾理番同知

    清代在台湾设立管理高山族事务的专门机构。乾隆三十二年(1767)置,分南、北两路:北路理番同知管辖淡水厅、彰化县和诸罗县的诸“番社”;南路理番同知管辖台湾县与凤山县诸“番社”。其权限包括行政与司法,“

  • 雅尔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乾隆二十八年(1763),参赞大臣绰勒多率绿营兵600人至雅尔屯垦,筑肇丰城驻扎。三十一年(1766),因当地冬季雪大,参赞大臣东迁楚呼楚。雅尔又名玛尔拉得

  • 胏渥氏

    见“叱卢”(5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