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咸熙寺

咸熙寺

现名奉国寺,俗称大佛寺。契丹王朝时期所建著名佛寺。位于今辽宁义县城东北隅。据《大元国大宁路义州重修大奉国寺碑》称:创建于辽圣宗开泰九年(1020),由处士焦希赟创其基。清代重修时还曾在梁上发现“辽开泰九年正月十四日起工”题记,更证碑记不误。时规模宏大,“宝殿穹临,高堂双峙,隆楼杰阁,金碧辉映,潭潭大厦,楹以千计,非独甲于东营,视他郡亦为甲。”(明昌三年《宜州大奉国寺续装两洞贤圣题名记》)元末以后日衰,至明清,建筑大都颓塌,只有大雄宝殿尚属完好,其余钟亭、碑亭、无量殿、牌坊、山门等均为清代所建。大殿建于3米高台之上,与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同为国内现存最大的辽金单层木结构建筑。高约20米,东西长近50米,南北宽近25米。五脊单檐庑殿式。前辟三门。殿内柱随屋顶坡度而增高,低柱上梁尾插入高柱柱身,成横向梁架,纵向以额、枋、檩等相接,形成一种别具特点的结构形式。柱础雕刻各类花卉纹饰,为辽代建筑极为稀有的实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斗拱绘有彩画,为五彩遍装,色调鲜明华严,与明清以青绿为主色的彩绘截然不同,尤以42幅飞天最为突出,面部生动,轻健飘逸,充分显示出辽画的特点,保存至今,极为珍贵。殿中有7尊大佛塑像,最高者合底座达8米以上。每尊佛前,各立胁侍菩萨一对。东西两侧,还有天王像各1尊。姿态各异,形象逼真,均为著名辽塑之精品。

猜你喜欢

  • 浩罕

    ①国名。又作霍罕、敖罕、郭酣、蒿汉。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18世纪初年以前,受制于布哈拉汗国艾米尔。后乌兹别克“明”氏族额尔德尼伯克(1753—1770)势力扩大,遂置官自立,并占有浩罕、安集延、玛尔

  • 王继远

    辽东丹国大臣,渤海人。据其家谱,汉代本为太原人,远祖文林仕高丽(高氏),为西部将。历传8世至其曾祖乐德,始为渤海人。辽天显元年(926)一月,辽太祖阿保机灭渤海国,改渤海为东丹国。三年十二月辽太宗耶律

  • 捞油锅

    解放前云南独龙等一些少数民族用以判断盗窃等案件一种习惯方法。独龙族人视盗窃为最可耻之事,若发现偷盗嫌疑,经家族长调解未决,便用铁锅把水煮开,再放进蜂蜡和一块石子,被告者要伸手将锅内石子取出,若手被烫伤

  • 图尔炳阿

    ?—1765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佟佳氏。初授吏部笔贴式,迁郎中。乾隆三年(1738),授陕西甘肃道,累迁云南布政使。十二年(1747),擢巡抚。十五年(1750),永嘉知县杨茂亏银米,其令后任弥补

  • 达喇嘛

    清代蒙古地区佛教寺庙的僧职名。“达”,满语“长官”之意。为管理寺庙的喇嘛。地位在※札萨克喇嘛之下。蒙古各寺庙所设达喇嘛数目多寡不同,以其职务繁简而定。大寺按科分设札仓,管理札仓者常为达喇嘛。中等寺庙一

  • 者线蒙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云南行省境内土司统治机构之一。泰定四年(1327)应八百媳妇土官之请置。治者线(今泰国清盛)。设木安、孟杰二土府隶属之。授乌撒宣慰司官你出公及当地土官招南通并为宣慰使都元帅,以南通子、侄分知二府事。

  • 登里罗没密施颉翳德密施毗伽可汗

    见“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1340页)。

  • 应墨客

    布朗语音译,意为“男到女家过婚姻生活”。20世纪80年代以前,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中流行的从妻居婚姻习俗。青年男女举行“节”礼(成年礼)后,经过恋爱订婚,男青年就可与未婚妻同居,布朗语称“都尔苦戛”。有

  • 猛陵

    古百越地名。汉置县,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孟陵。三国至南朝陈因之,属苍梧郡。唐、五代十国改为孟陵县。为古西瓯、骆越、乌浒、俚僚人聚居地。

  • 平桂纪略

    书名。清军镇压广西各民族农民起义纪事。4卷。清苏凤文(字虞阶,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汉族)撰。成书于清末。内容以时间为序,记述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广西境内各民族农民革命情况及清军镇压之始末。为研究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