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印欧语系

印欧语系

根据语言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分为东西两大语群。东部语群有斯拉夫语族、印度语族、伊朗语族、达尔迪语族、亚美尼亚语族、波罗的语族;西部语群有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希腊语族、凯尔特语族。一些语族之下又有若干个语支。全语系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丹麦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印地语等60余种现代语言和数种已经消亡的语言。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南部和西部、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南部等世界许多地区,使用人口19亿多。中国属于这一语系的现代语言有塔吉克语和俄语。已经消亡的古焉耆语和古龟兹语,即所谓的吐火罗语,历史上也曾分布在中国的新疆一带。印欧语系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较为深入,各语言的亲属关系比较清楚。可以说,“语系”这个概念及历史比较语言等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就是在印欧语系诸语言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共同的基本词汇、共同的语音交替模式、各语言语法附加成分之间存在的语音对应关系等等都是这些语言亲属关系存在的依据。此外,它们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还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有较多清浊对立的塞音,擦音较少;w、y、r、l、m、n等响音既可以起元音作用,也可以起辅音作用;有词重音,但不像阿尔泰语系诸语言那样固定在一定位置上;名词有性、数、格等范畴,但格的变化在不少语言中趋于简化;动词有人称、数、式、态等范畴,一些语言还有体的范畴;不少语言在数词的构成上相同或相近;词序和虚词的作用越来越大。总体上说,印欧语系语言在类型上虽属屈折语,但除少数语言外,多数语言屈折语的特点在逐渐减少,有些语言在向分析语类型转化。

猜你喜欢

  • 喀尔喀车臣汗部右翼中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鄂罗格依,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西至伊克噶札尔阿齐图山,接土谢图汗部左翼右末旗界;南至乌兰陀罗海,接土谢图汗部左翼中旗界;北至巴颜哈喇接土谢图汗部中旗界。有佐领8。会盟于克鲁伦

  • 奥斯曼苏丹

    ?—1212西部喀喇汗王朝末代君主。1202—1212年在位。依附※西辽王朝。1207年(西辽天禧三十年,南宋开禧三年)与花剌子模沙摩诃末结盟反对西辽王朝,被西辽王朝击败,复依附西辽,向※菊儿汗之女求

  • 加加·贡却索巴

    1796—?清代拉卜楞寺高僧。藏族。出生于作格泽卫地方的塘噶尔氏族。7岁随部落迁到科采。嘉庆十四年(1809),入经院,拜萨拉噶居为师,从《赤白显色》学级起,连续担任学级导师11年。从贡塘·嘉贝样受沙

  • 白玛结布

    清代后藏贵族。藏族。郡王※颇罗鼐之父。幼善骑射,读书习字。从政后执法公正,任政府孜康,办理协噶尔宗财政。后任藏军官。康熙二十年(1681),西藏与拉达克战争期间,奉命从拉萨率援军抵阿里,协助蒙古汗王噶

  • 京张铁路

    由北京至张家口。是沟通内蒙古地区交通命脉之一。为清末完全由我国工程师詹天佑自行设计、建筑的一条铁路。1905年10月20日破土动工,历时四年,至1909年9月24日建成,全线通车,全长201.2公里。

  • 黎锦

    海南岛黎族妇女一种传统织绣工艺品。系取汉族地区之彩帛拆取色丝间以当地产的木棉纱线织之而成,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图案,色泽鲜明灿然如画,其中以有金丝间错者为上,可作衾褥、幛幕等,宋代时就以其织工精细

  • 北魏平文皇帝

    见“拓跋郁律”(1360页)。

  • 北乜里没里

    见“土河”(63页)。

  • 刘暠

    见“刘知远”(863页)。

  • 农主

    西夏农田占有者。可占有使军、奴仆。有头监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