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
藏语音译。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牧区基层组织的职务名。每个※“足本”(十户长)下设2名。由大头人指派有30头以上牲畜的※“车瓦”(当差纳税者)等级的牧民担任。“尼麦”(意即烧火支差的人)等级的牧民有马者,亦可被指派担任。主要是为头人、足本等传达命令,向本“足伙”(十户牧民)传达摊派各项差役及税收。为长期任职,任职期可免去给头人、寺庙及官府的各项劳役负担。无报酬,属义务性质。不忠于头人、寺庙者,即被撤换,但不能自动退职。
藏语音译。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牧区基层组织的职务名。每个※“足本”(十户长)下设2名。由大头人指派有30头以上牲畜的※“车瓦”(当差纳税者)等级的牧民担任。“尼麦”(意即烧火支差的人)等级的牧民有马者,亦可被指派担任。主要是为头人、足本等传达命令,向本“足伙”(十户牧民)传达摊派各项差役及税收。为长期任职,任职期可免去给头人、寺庙及官府的各项劳役负担。无报酬,属义务性质。不忠于头人、寺庙者,即被撤换,但不能自动退职。
见“失郎山卫”(591页)。
1578—1651明代藏传佛教名僧。藏族。生于西藏堆垅嘎列康萨。父名索南衮布,母名玛玛芝桑。幼年于下密院曲弥隆地方随密宗大师南杰贝桑出家。后相继在哲蚌寺果芒扎仓、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及白居寺、昂
即“寻阁劝”(932页)。
见“代本”(569页)。
赫哲语音译,意为晒生肉条子。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族以鱼兽肉为主食,在打到野兽肉吃不完时即晒成肉条储存备食。有生晒、熟晒两种。打到鹿、狍,肉剩余很少时即生晒,其法是将脊背肉和腿肉
参见“打差”(428页)。
见“喜乐温河卫”(2183页)。
见“赤嵌城”(1013页)。
西夏佛教高级职称。西夏汉文本《杂字》官位部中有载。可出任功德司副使,参与译、校佛经和重大佛事活动。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有“勉”、“甘迪门”、“坳标”、“拉加”、“炯奈”、“金门”、“藻敏”、“布努”等不同自称和“盘瑶”、“过山瑶”、“茶山瑶”、“花蓝瑶”、“背篓瑶”、“八排瑶”、“板瑶”、“白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