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越

南越

古族名、古国名。亦作南粤。越人一支。秦汉时主要聚居在以番禺(今广州)为中心的南海郡(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族人由来说法不一:有夏禹后裔说;越国人南迁说和土著说(多数学者赞成后者)。很早就种植水稻和饲养家畜,至今仍流传“五羊衔谷”的神话传说,并以造船和航海著称。战国晚期一些南越地区已开始使用铁器。秦末,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联合南赵首领吕嘉等人,“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都番禺。汉初,高祖遣使封南越王,令其“和集百越”,向汉王朝称臣纳贡,“剖符通使”。吕后掌政时,禁止向南越输入铁器与牲畜,激起反汉,兵逼长沙边邑。文帝时,言归于好。元鼎五年(前112),南越王赵建德、丞相吕嘉反汉。翌年冬为汉武帝所灭,部分南越人被迫迁处江淮地区,后渐与汉人融合。

猜你喜欢

  • 东巴教

    纳西族信仰的一种原始多神宗教。认为“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天、地、日、月、山、水、风、火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都有神灵,也崇拜鬼魂和祖先。奉“丁巴什罗”为该教始祖。其经书称《东巴经》,巫师叫“东巴”,故称

  • 忽章河

    见“药杀水”(1603页)。

  • 你勒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剌儿部分支之一。参见“札剌儿”(433页)。

  • 蠕蠕

    见“柔然”(1779页)。

  • 布魁卫

    见“拜苦卫”(1664页)。

  • 哈努姆帕夏

    ?—1696蒙古族。察合台后王穆罕默德汗姐妹。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统治南疆后被娶为妻。康熙三十四年(1695),阿帕克和卓死,为夺取继承权,立己子马赫迪,杀雅赫雅和卓。嗣因白山派教徒反对,

  • 狐偃

    ?—前622春秋时晋国大夫。出身于白狄狐氏。※狐突子。字子犯,为晋文公重耳的舅父,故亦称“舅犯”、“咎犯”。精于文韬武略。晋献公(前677—前651年在位)时,为晋国外戚,随父兄在晋国任职,封大夫,辅

  • 八里茫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属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位下。即清《西域图志》帕尔满,为阿克苏属36庄之一。今新疆阿克苏东帕曼。

  • 师姑

    见“萧师姑”(1993页)。

  • 恤品河

    即“率宾水”(20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