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海府

南海府

渤海王国置。号南京。为渤海15府之一。因置于渤海南境又近日本海,故名。领沃、睛、椒3州。治所在沃州,故址为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但亦有多说:一说在该道北青郡新昌附近,一说在咸镜北道镜城;旧说在今吉林省珲春县境或其以东地,一说在图们江口庆兴府,《辽史》更误以海州(今辽宁海城县)为其所在。辖境为南沃沮故地,约有今朝鲜龙兴江以北之咸兴、北青及孟山一带地。其境为渤海通新罗国必经之路,史称“新罗道”。所产昆布(即今海带)及绵,是渤海的著名特产,为时人所贵。辽灭渤海后废。其民被辽迁至今辽宁省海城县一带,分别置海州(治所在今海城县治)、耀州(治所在今营口县北岳州城)、嫔州(治所在海城县东北向阳寨)以统之。

猜你喜欢

  • 精夫

    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对其酋长或首领的称谓。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汉代长沙武陵蛮“名渠帅曰精夫”。建武二十三年(47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曾据险隘起事,攻郡县。后为汉伏波将军马援所败,归降。

  • 地斤泽

    又名铁斤泽。地名。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诺尔,南距夏州(今陕西静边北白城子)3百里。有水草,便畜牧。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党项族首领李继迁不愿入宋为质,抗宋自立,与亲信用计逃匿其中。同年,由此攻夏

  • 昔剌斡耳朵

    蒙古汗的夏季帐殿。又译昔剌兀鲁朵、失剌斡耳朵。太宗时建于月儿灭怯土,地在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金河上游;一说位于和林东南山地;一说在额德河流域。“昔剌”意为“黄”,“斡耳朵”意为“帐殿”,即“黄色

  • 桓都县

    渤海王国置。又作丸都县城(丸与桓音近异译)。为西京鸭渌府桓州附郭县。县治故址皆认为在今吉林省集安县境,具体所指稍有不同,一说在集安镇,或说在西通沟。史称渤海著名物产之一“九都之李”(九为“丸”字之误)

  • 巴彦玛

    1913——1948蒙古族女革命英雄。内蒙古镶黄旗红格尔乌拉苏木敖包高勒人。摔跤手齐林之女,自幼聪明伶俐。家境贫寒,给牧主放牧。1946年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镶黄旗八苏木支部委员,负责搜集穆克登宝等

  • 蒙古靴

    蒙古族传统靴子。古代蒙古族以游牧、狩猎为生、长期生活于草原、沙漠之中,加之战事频繁,需要不断转移牧地,追捕野兽,行军作战。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制了蒙古族特有的靴子。《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早期就穿“鹿

  • 陈大六

    ?—1868清咸同年间贵州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又作陈大陆。贵州天柱人。侗族。初,为反抗清朝暴政,与姜映芳共同在家乡组织起义。同治元年(1862)五月,与龙海宽率兵东进湖南,攻打瓦寨、青溪等地,截断清军入

  • 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俄签订的第一个界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亦称《黑龙江界约》,习称《尼布楚条约》。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政府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与沙俄首席全权大使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

  • 答纳失里

    ?—1335元顺帝皇后。钦察伯牙吾氏。太师太平王※燕铁木儿女。至顺四年(1333),立为皇后。至元元年(1335)六月,兄中书左丞相唐其势以谋逆伏诛,因匿弟塔剌海于后宫,被迁出宫,幽禁于上都(今内蒙古

  • 甫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之甫门河卫作佛尔们或佛称们河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