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匈奴

南匈奴

东汉时对南下附汉之匈奴人的称呼。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蒲奴单于立,右薁鞬日逐王比以己为前乌珠留若鞮单于长子,不得立,怀怨,遣使献匈奴地图,求内附。事觉,遂聚南边八部众于二十四年自立为䤈落尸逐鞮单于(袭祖父号,亦称呼韩邪单于),遣使赴汉,奉藩称臣,自是,匈奴分裂为南北,该部被称为南匈奴。二十六年,在距五原(治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西部塞80里处建庭,后入居云中(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继徙西河美稷(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汉置“使匈奴中郎将”护卫之,岁供给一亿九十余万。南单于列置诸部王驻屯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助汉戍边。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乘北匈奴众叛衰耗之机,与丁零、鲜卑、西域从四方攻之,迫之远引而去。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与汉将窦宪合兵3万,大败北单于于稽落山(今蒙古国西北部之额布根山),追至私渠比鞮海(今蒙古国乌布苏泊),北匈奴81部20余万人归降。后与北匈奴之战不断,安帝元初五年(118),迫北单于归降,徙颍川郡,不知所终。南单于所部句龙王吾斯、且渠伯德等亦曾先后举兵反汉,均被平定。东汉末,卷入中原群雄混战,於扶罗单于先附袁绍讨董卓,后依袁术战曹操于匡亭,并护汉献帝东归,拒击李傕等追兵。建安七年(202),呼厨泉单于亦从袁尚攻平阳,为曹军所败,降。二十一年,呼厨泉朝魏,被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部众被分为5部,分居于太原兹氏、祁县、蒲子、新兴、大陵,立贵族为帅,以汉人为司马监督之。两晋十六国时期,其分支※屠各胡、※卢水胡、※铁弗匈奴先后建立“汉一※前赵” (304—329)、※“北凉”(397—460)、※“”(407—431)诸国。这些政权灭亡后,余众逐渐与当地各族相融合。

猜你喜欢

  • 永宁起义

    解放前云南永宁(今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纳西等族人民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1935年,永宁封建阿氏土司总管阿少云勾结四川木里地区封建头人,劫掠百姓财物,又以购买枪枝维护地方秩序为名,向人民摊捐派款。被暴

  • 专诸

    ?—前515亦称��设诸。吴国勇士。堂邑(今江苏六合西北)人。吴王寿梦有四子,临终前遗言,日后王位兄弟相传。寿梦死后,其子诸樊、余祭、余昧相继为王,余昧卒,弟季札不受,遂以

  • 蒲陶

    即葡萄。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于西域。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始移栽于中国内地。

  • 狼山县

    渤海王国置。为南京南海府睛州辖县之一,县治故址有说在今朝鲜狼林山附近。辽灭渤海后废,其民与睛州所属大多被迁至今辽宁海城县附近,辽置嫔州(治所在海城县东北向阳寨)统之。

  • 立文人

    西夏文书用语。卖地、典当、借贷者,立契约文书时,在此名义下署名画押。

  • 哥舒阙部

    见“哥舒”(1835页)。

  • 段就六眷

    ?—318又作疾陆眷、疾六眷、段眷等。晋代鲜卑段部首领。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务勿尘子。父卒,嗣为辽西公。晋永嘉六年(312),与弟段疋(匹)碑、从弟段末波(䃅)等率兵5万余骑围攻石

  • 辽统和实录

    书名。辽室昉、邢抱朴撰。20卷。记辽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五朝史事,因在统和九年(991)正月修成上进,故名《统和实录》。已佚。其内容由今本《辽史》有关诸帝纪、后妃传、表、志略可考见。

  • 辛亥湘西苗民起义

    清末苗民反清斗争。1911年,在辛亥革命影响下,湘西苗民在同盟会员田应全(苗族)、开明绅商张伯春、沈宗嗣等组织下,以“兴汉倒满”为号召,发动苗族群众响应湖北武昌起义。同年十月中旬,决定攻凤凰厅(治今湖

  • 蒋信

    见“把台”(10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