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凉

北凉

十六国之一。匈奴沮渠氏所建。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分解产生众多的部,卢水胡为其一支。先世任匈奴左沮渠(官名,又作且渠),遂以官为氏。居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初依附后凉吕光,龙飞二年(397),其首领沮渠蒙逊(368—433)起兵取临松,据金山,拥后梁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建政权,史称北凉。天玺三年(401),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建都张掖(治今甘肃张掖西北)。一说北凉政权始于此。连年与后凉、西凉、南凉交兵。永安十二年(412),迁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县),称河西王,改元玄始。九年(420),灭西凉,尽有凉州地(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西域诸国皆称臣入贡。义和三年(433),蒙逊死,子沮渠牧犍(又作茂虔)嗣位。永和七年(439),为北魏所破,请降。北凉一度失国(一说是时北凉灭亡)。其弟沮渠无讳于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复国,建元承平,沿用北凉国号。次年,无讳死,弟沮渠安周继位,沿用承平年号。十八年(460),被柔然军攻杀,北凉亡。

附:北凉诸帝世系

猜你喜欢

  • 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清代新疆南八城军政长官。又称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乾隆二十四年( 1759)置。初驻叶尔羌(今莎车)。二十六年(1761)移驻喀什噶尔(今喀什)。综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阿克苏、乌什、库

  • 谏师位

    西夏官位。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在中书、枢密位下,与次等司等位。有谏臣、仁师、忠师。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马汝为

    清代诗人、书画家。字宣臣、号悔斋。云南沅江(今新平县)人。回族。康熙四十一年(1702)中举人。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官检讨,历充三朝国史、方舆、路程三馆纂修。五十年(1711)典湖广乡试。五十三年(

  • 五峰安抚司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元末,明玉珍置,以张仲山任安抚使。明初因之,治所位于今湖北长乐县境内,隶容美宣抚司。洪武六年(1373),因“洞蛮”向天富举兵反明,各土司皆坐降一级。七年,改长官司。十四年(1

  • 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

    见“郎君行记”(1539页)。

  • 莫高窟六字真言碑

    元代著名碑刻。亦称《莫高窟六体真言碑》、《敦煌六字(体)真言碑》。在今甘肃敦煌之莫高窟。至正八年(1348)泐石。碑料为青石,长方形,内容分三部分:一为释迦牟尼画像;二为环绕画像顶、侧书写六体文字,佛

  • 爱必达

    ?—1771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曾孙。世居长白山。乾隆九年(1744),由吏部郎中署江西布政使,历官贵州布政使,山西、陕西、浙江、云南巡抚,云贵、湖广总督。二十八年(17

  • 咸熙寺

    现名奉国寺,俗称大佛寺。契丹王朝时期所建著名佛寺。位于今辽宁义县城东北隅。据《大元国大宁路义州重修大奉国寺碑》称:创建于辽圣宗开泰九年(1020),由处士焦希赟创其基。清代重修时还曾在梁上发现“辽开泰

  • 蒙巂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地域最大。其王巂辅首卒,无子,弟佉阳照立,卒,子照原立,后丧明,子原罗质于南诏(蒙舍诏)。南诏第四世王蒙归义(皮逻阁,728—748年在位)密有兼吞之意,归还原罗,

  • 至顺

    元文宗图帖睦尔年号。1330—1332年。宁宗懿璘质班于1332年十月即位后,沿用此年号,十一月卒;1333年四月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即位,仍未改元,至十月,始改元元统。至顺沿用凡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