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别失八里

别失八里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元宰相耶律铸《双溪醉隐集》作伯什巴里,并云:庭州有五城,俗号五城之地。突厥语“伯什”为五,“巴里”为城。元初为西北重镇。宪宗元年(1251),设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至元十五年(1278),授八撒察里虎符,掌别失八里畏兀(维吾尔)城军站事。十七年,以万户綦公直戍别失八里、二十年,立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司。二十三年,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十(失)八里,置元帅府。元贞元年(1295)正月,立北庭都元帅府。在《元史》各传中又译作别石八里、别失八剌哈思、别失八剌哈孙、别失拔里等。耶律楚材《西游录》称别石把,为金山南回鹘城,有唐碑。《长春真人西游记》作鳖思马大城,即大唐时北庭端府(都护府)。《明史·西域传》:别失八里为西域大国。即以城名为国名。统治者为蒙古察合台汗后裔,与明朝关系密切。永乐十六年(1418),别失八里贡使速哥言其王为从弟歪思所弑,徙其部落西去,改国号为亦力把里。清《西域图志》等书称其地为济木萨。故城遗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护堡子破城。参阅“金满城”(1476页)。

猜你喜欢

  • 成吉思汗遗言录

    书名。一作《成吉思汗的箴言》。蒙古汗国将成吉思汗生平告诫子弟臣下的训言,用押韵诗形式记存下来的语录书。曾有手抄本。蒙古黄金家族、勋戚和属下官员奉之为行动准则和断事依据。每遇国有大事、必集会宣读,按其中

  • 托泉琳军民万户府

    即“脱斡怜军民万户府”(2084页)。

  • 萨琦

    ?—1457明朝文臣。字廷圭。回族。福建闽县人。祖籍西域。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刺后裔。宣德五年(1430)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为人耿介持正,学有源委,授编修,预修《仁宗实录》,升礼部右侍郎。

  • 苏克苏护河部

    建州左卫女真属部之一。因沿浑河支流苏子河居住,故名。又作苏克素护河部、苏克苏浒河部。其河源出辽东都司边外纳鲁窝集(今辉发河南),距奉天(今沈阳市)170里入浑河支流。所部位于该部中、下游。以兴京(今辽

  • 哈巴布

    ?—1837清朝将领。蒙古正蓝旗人。伍弥特氏。嘉庆元年(1796),以健锐营前锋、蓝翎长随军镇压白莲教起义。五年(1800),升前锋校。六年,赴台湾镇压起义,升前锋参领,从破滑县。二十二年(1817)

  • 钵卢勒

    即“波路”(1516页)。

  • 贤觉帝师

    见“波罗显胜”(1517页)。

  • 诘归之

    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贵族。一作诰归之。郁久间氏。柔然西部首领※緼纥提长子,※社仑兄。原与父率诸弟及部众居柔然西部,服属鲜卑拓跋部。拓跋什翼犍(320—376)卒后,父子趁机脱离拓跋部,投附刘卫辰(夏主赫

  • 郑昶

    见“郑买嗣”(1520页)。

  • 梁懃

    宕昌羌国第一代国主。又作梁勤,误为梁勒。世为酋帅,得诸羌豪心。十六国时吐谷浑强盛,威逼其部,遂联合附近诸羌部,建宕昌羌国,称王。有部众2万余落。辖地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带(席)水以南,南北80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