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别儿哥

别儿哥

?—1265或1266

钦察汗国第四代汗。又译别尔哥,伯勒克。蒙古孛儿只斤氏。※术赤之子,钦察汗※拔都弟。元太宗七年(1235),随拔都参加※“长子西征”,九年参与对莫尔多维亚的攻掠。翌年,统兵征钦察,俘获阿儿主马黑等军事首领。太宗后乃马真称制元年(1242),闻太宗死讯,随兄还师。曾奉拔都命,与弟脱哈帖木儿统兵扈从蒙哥(宪宗)东还,以承大统。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与诸王拥戴蒙哥即大汗位。翌年,以功封赐曲儿只。宪宗三年(1253),受命括斡罗思户口。六年(一说五年)拔都死后,先后嗣位的拔都子撒里答、兀刺赤亦相继去世,他暂摄国事。七年由蒙哥汗正式册封为钦察汗。九年蒙哥汗死后,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斗争中,持中立,屡遣使劝和。中统(1260—1264)初,曾与察合台汗阿鲁忽争战,旋议和。中统三年(1262,一说二年),以伊儿汗旭烈兀杀术赤系诸王,戮伊斯兰教徒为由,分军进攻伊儿汗国,入呼罗珊,夺哥疾宁,扰印度河右岸之地,并进屯设里汪,终其一生战事未断,彼此互有胜负。在位期间,定赋役,田产十取一,马牛羊百取一;城镇居民达千达万者,设达鲁花赤(镇守官)1人监治;信奉伊斯兰教,常聚教徒于廷,讲论教理,使伊斯兰教文化传入钦察汗国;与埃及建立联盟,发展了贸易关系。至元二年(1265),在与旭烈兀子阿八哈作战时死于军中。

猜你喜欢

  • 昭觉县

    地名。清宣统二年(1910)置。汉为越嶲郡所辖卑水县地,沿至南朝宋。齐、梁时属越巂僚。宋归沙麻部。元初属中县,中叶改置北舍县,隶建昌路。明隶建昌卫。清乾隆(1736—1795)间设交脚汛衙门。同治七年

  • 客失的迷

    古突厥部之一。元代为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译“林木中百姓”)之一。又译客思的音、克失的迷。此称始见于唐代,位于唐努乌梁海之克木池克河畔之摩崖题铭及敦煌文书古藏文抄本均提及此部。法人韩

  • 豪帅

    《魏书》等氐族部落首领的称呼。据《魏书·氐传》所载,氐族诸部“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管辖部落事务,各不相属。魏晋后,多受各王朝官爵,或自封官号,此称渐废。

  • 澎湖巡检司

    元代在台湾地区设立的政权机构。13世纪末,元朝政府曾派杨祥为宣慰使、吴光斗为礼部员外郎、阮鉴为兵部员外郎率军往使台湾招抚,未果,为加强福建与台湾之间政治和经济的联系和增强台湾海峡的防御力量,于至元末(

  • 南阳郡

    古郡名。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汉时辖境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地区。其后渐缩小。隋初废。大业(605—618),唐天宝(74

  • 阿塔海

    1234—1289元朝将领。又译阿答海。蒙古逊都思氏。开国功臣※塔海孙, 卜花子。有才略,袭为千户长。宪宗(1251—1259年在位)时,随都元帅兀良合台征云南,有功。后事忽必烈(世祖)于潜邸。至元十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左翼中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哈绥河。东至济尔哈朗图,接土谢图汗部右翼左旗界;西至珠赉布拉克,接本部右翼后旗界;南至霍里木图,接本部右翼前旗界;北至巴勒齐尔,接本部中末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乾

  • 扩尔坤

    ?—1675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萨克达氏。先世居那穆都录。其祖叶古德率众归附,父喜福晋三等轻车都尉。顺治十五年(1658),任佐领,随征贵州,败明桂王朱由榔之将李成蛟、李定国。康熙元年(1662)

  • 尕尔哇

    土族语音译。明末西藏地方政府及四世达赖加封给土族地区部落头人的职衔。明万历三十年(1602),青海互助土族地区13个头人进藏觐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四世达赖分别授以土官,其中3人被封为此官职,即觉哈撒尕

  • 布木巴

    ?—1654清朝将领。蒙古族。郭尔罗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八世孙。天命九年(1624),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天聪三年(1629),随后金军征明,入龙井关,克遵化。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