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

?—前126

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老上单于子。文帝后元三年(前161),父卒,嗣立。与汉保持和亲关系。六年(前158)绝和亲。以兵6万分扰上郡、云中、代、燕、雁门、上谷等地,战火及于甘泉、长安。景帝元年(前156),复犯代郡,汉遣使约好,复和亲,通关市,边境稍安。中元二年(前148)、六年(前144),复先后犯边,与汉关系破裂。武帝初年,一度恢复和好关系。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听信汉商聂壹献马邑之谋,亲率10万骑入武州塞(今山西朔县北至大同市西一带)。在距马邑百余里处获悉汉有伏兵30万,引兵急还。自是复绝和亲,攻冲要边塞,南下侵扰,杀虏吏民,渔阳、上谷、雁门等地,受害尤甚。曾攻杀汉辽西太守,击败汉将公孙敖、韩安国等。元朔二年(前127),夺取汉上谷造阳(今河北赤城县至独石口一带)。同年,属下白羊王与楼烦王为汉将卫青、李息等所败,损兵数千,失“河南地”。三年(前126)冬,卒,在位36年。

猜你喜欢

  • 李志甫

    ?—1340元末畲族起义军首领。一作李至甫、李智甫,又名李胜。畲族,福建南胜(今南靖县)人。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六月,与汉族黄二使领导畲、汉人民起义军,向漳州进攻。广东刘虎子率众在潮州响应,起义

  • 散羊毛疙瘩

    旧时云南宁蒗地区普米、纳西族人民反抗土司压迫时的联络讯号。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羊毛绳上打上结,结的数目表示联系村寨的数目。将其逐村逐寨传递,每到一村寨,便解开一个结,继续传递,直到将所结疙瘩解完;另一种

  • 蒙文启蒙

    书名。亦译《心箍》。元成宗时(1294—1307)蒙古语言学家搠思吉斡节尔撰。作者精通蒙古语、畏兀儿语、吐蕃语(藏语),研究过巴宁、陀密桑巴塔、萨斯迦班底达·公哥监藏等梵藏学者的语言学理论、对畏兀儿体

  • 汉克塔布

    “汉”即汉文之简称;“克塔布”,乃阿拉伯语“经典”、“典籍”之意。为用汉文书写的经典,即伊斯兰教汉文经典著作之总称。因明清之际,回族人大部分已不能阅读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伊斯兰教经典,一些伊斯兰学者遂用

  • 打牙仡佬

    古族名。又作打牙革老。明代至民国间对部分※仡佬族之称呼。以有凿去牙齿之习俗得名。一说以女子将嫁先打去二齿以防折损夫家,一说为了美观。另论双亲死,子媳各去二齿投棺中以示诀别。主要分布在黔西、平远(今贵州

  • 莎拉齐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由县长韩绍祖、参事望月稔修,张树培总纂。铅印,4册,16卷,约20万字。卷1舆地;卷2建置;卷3胜迹;卷4民族;卷5职宦;卷6政治;卷7法田;卷8产业;卷9社会事业;卷10经济

  • 犊了山

    古山名。所指无定论,旧说为索岳尔济山东西支脉达齐图岭(一作桃赖图),或说为索岳尔济山。今或说为雅克山以北之大兴安岭中段,有指为嫩江以西、雅鲁江以北之特特库勒山,或说为老头山,一说为太平岭。南北朝时,从

  • 通制条格

    书名。元法令类编。《大元通制》条格一纲的残存部分。现存22卷,凡646条,约占原条格一半强。包括户令、学令、选举、军防、仪制、衣服、禄令、仓库、厩牧、田令、赋役、关市、捕亡、赏令、医药、假宁、杂令、僧

  • 述律哥图

    蒙古国开国功臣之一。又译失力哥、帖柳兀图、失儿古额秃。八邻部人。原为泰赤乌部塔儿忽台属民。宋嘉泰二年(1202),泰赤乌部兵败后,率子阿剌、纳牙阿投归铁木真(成吉思汗),以不忘故主,擒而又纵,深得铁木

  • 诈马宴

    即“质孙宴”(14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