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册府元龟

册府元龟

书名。宋王钦若(962—1025)、杨亿(974—1024)主持编纂的史料性大型类书。1000卷。真宗景德二年(1005)起纂,大中祥符六年(1013)成书,历时8年。王钦若官至司空、同平章事;杨亿为翰林学士,任工部侍郎兼史馆修撰。皆以史才见称。真宗欲与其父太宗敕修之大型类书《太平御览》等媲美,特命二人修纂此书。全书按事类和人物编次,分:帝王、国位、僭伪、列国君、储宫、宗室、外戚、宰辅、将帅、台省、邦计、宪官、谏诤、词臣、国史、掌礼、学校、刑法、卿监、环卫、铨选、贡举、奉使、内臣、牧守、令长、宫臣、幕府、陪臣、总录、外臣等31部,每部再分为门,总共1104门。所采材料侧重史部,以正史为主,间及经书、子书,不取小说、杂书。每部有总序,每门有小序。总序概述文物制度、事迹沿革,小序多为评议之语。全书体例一致,去取谨严,材料集中,条理清晰,便于查阅,是其较胜于其他类书之处。是书编成后即付刊刻,原刻本今已失传。今本为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的明末豫章黄国琦刊本。

猜你喜欢

  • 合尼

    土族语音译,意为“羊”。青海互助地区土族民间流传的长篇叙事歌曲,多在喜庆节日演唱。主要内容为:绵羊的产生、生长及其生活习性;羊被宰后,怎样肢解,怎样献神和敬客等,词中有丰富的牧业生产知识。歌词不但分组

  • 沈氏种羌

    ※东羌的一支。居西河(治今内蒙古东胜县境)、上郡(治今陕西榆林县东南)。东汉永初年间(107—113),参加羌民大起义。永宁元年(120),从上郡出发,转战于河西张掖等地,被汉护羌校尉马贤击败,死18

  • 开山抚番

    清代台湾开发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清代在台湾“理番”方针的一大改变。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对内山高山族地区长期采取隔离封锁政策。同治十三年(1874),钦差大臣沈葆桢鉴于日本侵略者对台湾的觊觎和不断入侵,向

  • 豆罗伏跋豆伐可汗

    简称“伏跋可汗”。即“丑奴”(403页)。

  • 焉耆都督府

    唐代在西域建置的羁縻机构。高宗上元(674—676)中,以旧焉耆国(今新疆焉耆县一带)置。仪凤(676—679)年间为吐蕃占领。武则天长寿元年(692),武威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收服其地,复置。为唐代

  • 花蓝瑶

    部分瑶族称谓。自称“穹咧”,意为“居在山上的人”。过去男女习惯穿蓝色服装,妇女衣服都绣着斑斓花纹,故称。主要散居于广西大瑶山中部和西南部一角。相传其先民从贵州古州(今榕江县)一带迁来。语言属汉藏语系苗

  • 斡兰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沃楞卫。永乐四年(1406)置。《满洲源流考》改作沃楞卫,并说清代有沃楞河,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40余里处。

  • 孛鲁

    1197—1228蒙古国大将。又译孛罗、兀鲁。札刺儿氏。※木华黎国王子。通数种语言,善骑射。元太祖十八年(1223),父死,嗣国王位,继掌经略中原事。在西域朝觐成吉思汗,受命讨西夏。十九年,破银川而还

  • 向思明

    明代湖广安定土官。土家族。元末任安定(今湖北南漳县西)宣抚使。至正二十四年(1364,一作二十七年),遣所属长官硬彻律等,以元所授宣抚司印,上缴吴王朱元璋,请改授。置安定等处宣抚司2,命其与弟向思胜分

  • 纳措译师

    吐蕃佛教后宏期译师。全名纳措粗陈杰哇。贡塘人。曾在印度学法。宋庆历二年(1042),奉吐蕃阿里王绛求约派遣,再赴印度迎请高僧阿底峡赴吐蕃传法,以振兴佛教。曾得到在印度学法的吐蕃译师贾尊珠僧格和印僧噶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