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番

八番

一作八蕃。元代对唐宋以来南宁州龙、方、石、程、韦、洪、卢、张八大姓所统少数民族的总称。分布在今贵州中部及西南部。五代时,楚王※马殷为镇压南宁州溪洞诸蛮的反抗,将邕管柳州八姓兵留下轮番戍守其地,并由大将仲氏统领,故又有仲家之称。北宋时,以龙氏为番主的龙、方、张、石、罗五姓崛起,取代了尹、莫两姓领主的统治地位,史称※五姓蕃(番)。元丰七年(1084),与元符二年(1099),程蕃与韦蕃皆比附五姓,故有“西南七蕃”之称。元至元十六年(1279),潭州行省遣两淮招讨司经历刘继昌招降西南诸番,诸蕃首领率部曲降,始置八番宣慰使司以统之。分别授龙方零为小龙番静蛮军安抚使,龙文求为卧龙番南宁州安抚使,龙延三为大龙番应天府安抚使,程延随为程番武盛军安抚使,洪延畅为洪番永盛军安抚使,韦昌盛为方番河中府安抚使,石延异为石番太平军安抚使,卢延陵为卢番静海军安抚使,罗阿资为罗甸国遏蛮军安抚使,并怀远大将军。诸番叛服不定。明时,改八番长官司。清沿明制。民国初,废长官司,置定番州。今布依、彝、苗、仡佬等民族与之有密切的关系。

猜你喜欢

  • 孙威敏征南录

    书名。亦名《征南录》。孙沔镇压侬智高起义记。一卷。北宋滕甫(字元发,一字达道,浙江东阳人)撰。皇祐四年(1052),侬智高起义军据邕州,宋朝派狄青、孙沔、余靖率宋军前往镇压。次年,事平。狄青率宋军归朝

  • 开原县

    清县名。位于辽宁省东北部,辽河中游东岸。清康熙三年(1664)置。境域东西140里,南北55里。东至吉林乌喇,西抵广宁县,南邻铁岭县,北界柳条边。唐虞为息慎氏地。商、周、秦因之。汉至隋属扶余界。唐为渤

  • 陈吊眼

    ?—1282宋末元初畲族起义军首领。一作吊眼、钓眼,本名大举。其母畲族。福建漳州人。宋景炎二年(1277)七月,和畲族许夫人率领汀、漳等地畲族人民组织“畲军”,积极参加以文天祥、张世杰等领导的抗元斗争

  • 热兰遮堡

    见“台湾城”(649页)。

  • 色尔腾部

    肃北色尔腾地区蒙古族人总称。雍正九年(1731),阿喇布珠尔遗裔自色尔腾地区迁走后,牧地荒芜,无人驻牧。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海北左翼右旗札萨克固山贝子罗卜藏色布腾,因受郭罗充克克地区藏族牧民劫

  • 塔里雅沁

    见“塔兰奇”(2157页)。

  • 乌厉屈

    ?—前457匈奴将领。呼遫累(匈奴官名)乌厉温敦之子。隶呼韩邪单于,任左大将(官名)。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见匈奴内乱,争战不休,与父率众数万人南附汉,封新城侯(又作信成侯),食邑1600户。四年

  • 五塔寺

    参见“慈灯寺”(2406页)。

  • 乙屈利失乙毗可汗

    ?—640唐代西突厥南庭可汗。阿史那氏。※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子。贞观十三年(639),其父在乙毗咄陆可汗与吐屯俟利发合攻下,走死拔汗那(今费尔干纳),同年,为弩失毕五部首领拥为可汗。次年死。

  • 中坛经

    羌族原始宗教三大经典之一。是有关人事的经典,为巫作做婚丧法事时所唱,主要用于办丧事。羌人老死,巫师作法,唤请附近17寨的寨神,巫师边念唱,边与羌人跳锅庄,向神灵献肉,第一片肉献给“木勿哀”(传说中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