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克兴额

克兴额

①(?—1851)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莫勒哲哷氏。初黑龙江驻防,道光六年(1826),以骁骑校随钦差大臣长龄出师回疆。次年,复阿瓦巴特,赏戴花翎。十年,率兵至安集延防守。二十一年(1841),坐失察参领德隆阿等挪用官钱,议处。二十七年(1847),署黑龙江将军。二十九年,请邻属雇船运粮,以补仓储。时东三省军营首次设抬枪,进行演习。咸丰元年(1851)十一月卒。 ②(1889—1950)蒙古族诗人、编译家。汉名包明远。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前旗人。兼通蒙、汉语文。曾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富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思想。和诺勒格尔札布等共同筹建“东蒙书局”。除主持编写小学语文课本外,还编译《蒙汉合璧字典》、《详解蒙古语字典》、审订《聊斋志异》、《六部成语》等书。搜集整理过许多蒙古谚语、谜语。创作有讽刺王公喇嘛的《寓言》及《梅花》、《成吉思汗颂》、《杂感诗》、《勉学歌》、《悯农歌》、《拜活佛》和《郭尔罗斯旅行记》等诗歌和散文。其诗歌文字优美,感情丰富,兼有蒙古族古典文学传统和汉族古典文学精华。

猜你喜欢

  •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壮族地区建立的工农民主政府。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成功后,在平马(今属田东平马镇)召开右江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与会者有百色、那坡、田州、平马、果德等

  • 瓦其

    达斡尔族的传统佳肴之一。达斡尔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其他北方民族一样,民间素有吃手扒肉的传统习惯,以带骨肉为最佳,多以两旁带肉的猪尻背骨烹制,为节日和婚丧宴席上必备的菜肴,也

  • 驳泊

    珞巴族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之一。亦作芦白、博博。选用一高大树运回村竖立,将藤条或绳一端拴在高10余米的树顶端,一端固定于地面,呈斜坡线。活动时男女均可参加比赛。男性攀高须在第二次起跳时双手握绳索,仰面朝天

  • 图古斯

    见“萧孝忠”(1994页)。

  • 定本

    旧时西藏地方政府所置的官衔之一。一作定琫,藏语音译。①藏军中低级军官,略似排长。清乾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厘定甲本之下设定本,领兵25名。 ②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部分地区所置※宗本以下的“定

  • 罗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罗人”。他称阿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元阳、金平、罗平、西畴、镇沅、祥云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李鲁苏

    见“鲁苏”(2267页)。

  • 农安县

    县名。在今吉林省西北部。古扶余国都所在地。明置三万卫。清为郭尔罗斯前旗地。光绪十五年(1889)以土地开垦,蒙汉杂处,置农安县。为清末割蒙旗土地而设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

  • 金太祖实录

    书名。金完颜宗弼、完颜勖等撰。20卷。主要记收国元年(1115)正月至天辅七年(1123)八月太祖一朝有关史事。皇统八年(1148)成书。又,金纥石烈良弼、张景仁、曹望之、刘仲渊等人亦受命撰有《太祖实

  • 郎首

    壮语称“郎火”。旧时广西左右江流域壮族村长称谓。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篇:“在左右江溪峒之外,俗称山僚。……无年甲姓名,一村中惟有事力者曰郎火。”各村均有一至数人,隶属于土官,既为土官的公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