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羽

元羽

470—501

北魏宗室。又称直懃驾头拔羽直,字叔翻。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前废帝※元恭之父。太和九年(485),封广陵王,加侍中,为外都大官。后为大理,加卫将军,典决京师狱讼。迁尚书右(一为“左”)仆射,为太子太保、录尚书事。十七年(493),帝将南征,奉命持节安抚六镇,还领廷尉卿,留守平城,后兼太尉。翌年,迁都洛阳后,镇抚代京平城。因政绩不显,免录尚书、廷尉,居特进、太保。十九年,帝南征,授都督青齐光南四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青州刺史。后加散骑常侍,进号车骑大将军。曾奉诏娶骠骑谘议参军荥阳郑平城女。宣武帝即位后,迁司州牧。景明二年(501)正月,授司徒,固辞,改司空。五月,因私员外郎冯俊兴妻,为兴所殴,寻卒。追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司徒公、冀州刺史,谥惠。

猜你喜欢

  • 细封氏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证其原居地在今甘肃甘南拉卜楞之细华。

  • 西镇志

    青海省方志。又称《西宁志》。清苏铣编撰。苏铣,河北交河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十二年(1655)任西宁兵备道,同年成书。全书2册,今存有顺治十四年(1657)重刻本,藏天津图书馆。8卷,22个子

  • 郎首

    壮语称“郎火”。旧时广西左右江流域壮族村长称谓。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篇:“在左右江溪峒之外,俗称山僚。……无年甲姓名,一村中惟有事力者曰郎火。”各村均有一至数人,隶属于土官,既为土官的公务人

  • 析成鲋

    春秋后期赤狄反晋起义首领。周定王十三至十四年(前594—前593),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部先后被晋景公击灭,部众大部并入晋,成为农奴或军卒。因不堪晋国的奴役,不断进行反抗。周敬王二十四年(晋定

  • 飞山蛮

    又称飞山峒蛮。飞山峒僚、溆州蛮、武冈僚。因其地有飞山而得名。有谓因居民蹿山如飞故名。秦称※黔中蛮,汉称※武陵蛮。分布在溆州、邵州、武冈(在今湖南黔阳、怀化、城步一带)等地。唐末乾宁二年(895),与※

  • 欲主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欲主为※乙室部下之一石烈。

  • 苏巴泰

    清初武官。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世居乌苏(今吉林省伊通县)地方。崇德三年(1638),从征明山东,克济南府,赐号“巴图鲁”。四年,授牛录章京世职,加半个前程。六年(1641),随军围明锦州,屡立战功

  • 特健俟斤

    ?—616?隋代回纥第一代首领。又作※时健俟斤。药罗葛氏。被众族推为首领。约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在位。拥众10万胜兵半之。居薛延陀北娑陵水(又作仙娥河、仙萼河,今蒙古境内色楞格河)流域。以畜

  • 回纥

    古族名。先世为丁零、狄、北魏时的袁纥、隋时的韦纥、乌纥。原为铁勒之一部。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公元7世纪时徙居于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臣属于突厥帝国。隋大业(605—618)年间,因反抗西突厥的统治,联

  • 毕七沁

    见“笔写契”(18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