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倭里罕之乱

倭里罕之乱

清代咸丰年间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反清叛乱。倭里罕,又称倭里罕和卓,倭里罕条勒,为张格尔弟巴布顶之子。咸丰(1851—1861)初年以前,曾多次伙同卡塔条勒(迈买的明)、铁完库里和卓等煽动叛乱,均以失败告终。咸丰七年(1857),在浩罕封建主和南疆阿斯图阿尔图什庄大阿訇密尔爱玛提支持下,又发起叛乱。五月十四日,倭里罕率随从30余人,伪装成商人,先夺取喀浪圭卡伦。次日凌晨,又暗结喀什噶尔(今喀什)无业浩罕人,于南门外放火,攻占“回城”。寻一面遣兵猛攻喀什噶尔汉城,一面分兵进军英吉沙尔。时因沙俄利用塔城人民火烧沙俄贸易圈事件向清廷实行军事讹诈,伊犁无力给南疆多派援军,守城清军处于守势。叛军势益猖獗,复遣人往攻叶尔羌(今莎车),又筑堤坝堵水灌喀什噶尔汉城。清军英勇奋战,屡挫叛军。清廷遣领队大臣锡拉那前往应援。援军在叶尔羌头台大败叛军,毙敌700余,生擒40余,缴获抬炮6尊,鸟枪30余支。叛军因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倭里罕知大势已失,八月三日率残众逃出卡外。所掠财物共装40余驮马和1000余驮驼。它是继张格尔事件后又一大规模暴乱。在其占领喀什噶尔时期,横征暴敛,大肆掠夺,任意草菅人命,至以杀人为乐,使南疆地区又遭受一次重大浩劫。

猜你喜欢

  • 人皇王

    辽太祖子耶律倍封号。倍于神册元年(916)被立为太子,天赞五年(926)从征渤海,为前锋,夜围忽汗城,渤海国主大譔降而复叛,太祖破之,立东丹国,封倍为人皇王以主之。

  • 夏雄甲姆

    见“日喀则”(292页)。

  • 中山国遗址及墓葬

    战国时期鲜虞中山国的古城遗址及墓葬群。1974年至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乡)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古城遗址1处、墓葬30座、墓上建筑遗迹2处、车马坑2座、杂殉坑1座、葬船坑1座,

  • 大公则

    渤海国宗王。宣王※大仁秀侄。唐穆宗(820—824年在位)时被遣朝唐,穆宗赞誉其“知义之道,与华夏同风”。

  • 德亚

    僜语音译。僜人兼有节庆色彩的一种宗教活动。据说能表达人们全部的情感和愿望。多由各户独自承办。无固定时间。祭主经几年精心准备后即可请巫师择定具体日期。届时村邻亲友皆携礼应邀赴会。举行隆重的杀牛仪式,巫师

  • 狼河

    即“乌尔图绰农河”(350页)。

  • 大度可汗

    见“咄陆可汗”(1389页)。

  • 该歪

    见“六方”(831页)。

  • 内蒙古实业总公司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设立的实业机构。1945年在张家口成立。主要经营商贸事业,为联合会《会章》规定搞活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工、农、牧生产的重要措施。总公司由赵云驶、关起义等分别担任经理、副经理及业务

  • 曹宗寿

    ?—1014宋时归义军节度使。一作曹寿。咸平五年(1002)继任。自称敦煌王。同年,被宋封为归义军节度使。赐“竭诚奉化功臣”号。屡朝贡于宋、辽。景德三年(1006),入贡于辽,自称沙州敦煌。大中祥符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