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俄罗斯语

俄罗斯语

我国俄罗斯族使用的语言。简称“俄语”。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以及内蒙古额尔古纳右旗等地,使用人口近万。在国外主要分布在前苏联各共和国境内以及欧洲、大洋洲的一些地区,使用人口1.5亿以上,是国际上通用的语种之一。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类型上属于屈折语。和同语族的乌克兰语与白俄罗斯语非常接近。它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6个元音,元音有弱化现象;有36个辅音,多数辅音分清浊对立和软硬对立;词重音没有固定的位置,在不同的词中可以落在不同的音节上。在语法方面,表达实词之间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是词的语法形式和前置词;一种构形成分可以同时表示几种语法意义;名词、形容词、部分代词、数词有性、数、格的范畴,性分阳性、中性和阴性,格有6个,数分单数和复数;形容词要和被修饰的名词在性、数、格上保持一致;性质形容词有长尾和短尾两种形式以及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3个级别;动词有体、态、时、人称、形动词和副动词等范畴;有大量的前置词;语序比较灵活;限定成分可以位于中心词之前,也可以位于中心词之后,构成非一致定语。在词汇方面,形态构词法是最主要的构词方法,其中包括前缀构词法、后缀构词法、前后缀构词法、去缀法和复合法等;借词主要来自古斯拉夫语、突厥语、希腊语、英语、德语、法语等,中国俄罗斯族使用的俄语还有不少汉语借词。原苏联境内的俄语分南部方言、北部方言和中部土语群。中国的俄语属于南部方言。现行的俄罗斯文是一种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猜你喜欢

  • 黄教

    参见“格鲁派”(1807页)。

  • 张佑那

    即“龙佑那”(496页)。

  • 潘罗支

    ?—1004宋代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吐蕃六谷部大首领。清代译作博罗齐。祖籍潘州(今四川松蕃)。一说为西藏膨域人。嗣为首领后,奉行西联甘州(今甘肃张掖)回鹘,附宋抗夏政策,势力寝强。咸平四年(1001)

  • 纳渣

    见“纳若”(1266页)。

  • 御东园

    见“罗布林卡”(1418页)。

  • 47—165高句骊国第六世王。小名淤漱。第二世王类利之孙;父再思,为古邹加;母夫余族人。汉建武二十九年(公元53年)慕本王被杀,子孙不肖,国人迎立之为王。时年7岁,母摄政。在位时,继续兼并邻近诸部,巩

  • 桑哥

    ?—1291元朝大臣。又译桑葛。畏兀儿人,一说为吐蕃人。国师胆巴弟子。通诸族语,曾为西蕃译史。为人“好言财利事”,取悦于世祖。至元中,擢总制院使,主管佛教和吐蕃事务。并参与朝廷建置、人才进退等大事。至

  • 布顿佛教史

    书名。藏文佛学古典名著。又作《布敦佛教史》。全称《善逝教法源流大宝藏论》,别译称《佛教史大宝藏论》、《善逝教法史》、《布顿佛教史》等。布顿·仁钦朱(1290—1364)著。成书于元至治二年(1322)

  • 羌渠

    晋代匈奴诸部之一。魏晋时,匈奴已不能构成一个整体,分解或与他族融合产生众多的部,晋代入居塞内者依部划分共19种,羌渠为其一。一说※羯(又称羯胡)为羌渠后裔(另说源于小月氏)。东晋时,上党武乡(治今山西

  • 库普勒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生活能维持自给的人家的称谓。即中等阶层。大多自种自食,不用靠借债或帮工维持生活,个别还收有养子。西盟佤族地区虽早已产生贫富分化,但迄至解放前夕仍不十分突出,故这一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