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使犬部

使犬部

清代对使犬赫哲人的别称。使犬记事,可追溯至元、明两代。是时,其先民居松花江至黑龙江下游,元明于其地设驿站,称狗站。《大元一统志》开元路:“俗有狗车、木马轻捷之便。”狗车即用狗拉的“拖日气”(小雪撬,俗称爬犁),清初因之称此族群为使犬部或使犬国。亦包括散居该地区用狗作交通工具的鄂伦春和费雅喀人。据今民族调查资料,“拖日气”是用两根长约1丈的柞、榆、桦树杆子,弯成弓形,两头翘起,用4根横枨将其连成一体,中间铺树条,用以坐人或载物。拉“拖日气”需有经过训练之头狗,另套五七条或十余条拉套狗。驾驭者指挥头狗,带动拉套狗驰捷如奔马。

猜你喜欢

  • 剡源集

    一作《剡源戴先生文集》。书名。元戴表元(1244—1310)撰。30卷。表元,宋元之际庆元奉化(今属浙江)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宋咸淳(1265—1274)中登进士乙科,除建康教授。后弃职。入元后,长

  • 奚国皇帝

    见“回离保”(781页)。

  • 屠各

    匈奴诸部之一。又作“休屠”、“休屠各”,俗称“屠各胡”。西汉时,驻牧于武威(治今甘肃武威)等西北边郡一带,由休屠王统领。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与昆邪(又作浑邪)部同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丧师数万

  • 马世焘

    1809—1875清代教育家、诗人。字鲁平。甘肃皋兰县人,回族。咸丰五年(1855)中举。同治初,议叙五品衔,铨四川绵竹知县,辞不就。以绩学能文,先后被聘为皋兰书院、兰州府立五泉书院山长。授徒数十年,

  • 准噶尔汗国史

    书名。(前苏联)兹拉特金著。1964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导言和正文两部分。导言介绍和评述俄国和西方学者在准噶尔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扼要介绍了汉文、蒙文、俄文等的准噶尔史料。正文分6章:“十五

  • 羊苴咩城

    古城名。又作阳苴咩城、苴咩城、紫城、阳睑,《马可波罗游记》称之为哈剌章城。在今云南大理旧县城西。本系“洱河蛮”所筑,后被南诏夺占,属阳睑,南诏王皮逻阁、阁罗凤、异牟寻相继扩建,自天宝二年(473)始,

  • 一层楼

    蒙文长篇章回小说。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1837—1892年,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著。32回。约19世纪70年代成书。作者推崇《红楼梦》,借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希

  • 刘受罗千

    北周起义首领。又作刘受逻干。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汾州(治今山西隰县东北)人。原为汾州稽胡帅。武帝宣政元年(578),聚众举兵反周,为越王宇文盛所破,被擒,事败。

  • 见“设”(923页)。

  • 按台山

    元代山名。又译阿里台山、阿勒台山,意金山,今阿尔泰山。蒙古诸部统一前、,为乃蛮部游牧地。宋嘉泰四年(1204),兵败,并于蒙古。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由右手万户博尔术统辖,元代为岭北军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