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萨克

伊萨克

①(?—1780)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王公。哈密人。札萨克郡王玉素布次子。乾隆三十一年(1766),奉父命护送哈密移民500户赴伊犁屯田,授二等台吉。次年,父死,受命袭爵。三十六年(1771),偕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子丕尔敦入觐,获三眼孔雀翎。三十八年(1773),授领队大臣,赴伊犁掌维吾尔民屯田事宜。四十一年归籍。卒,子额尔德锡尔袭。 ②(?—1842)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库车人。固山贝子※鄂对孙。初为阿克苏阿奇木伯克。嘉庆二十一年(1816),因孜牙墩案获罪,降五品伯克。道光二年(1822),调任沙雅尔阿奇木伯克。六年(1826),因侄迈哈默特鄂对潜通张格尔,被削爵,袭所遗贝子品级。旋授阿克苏阿奇木伯克,七年,随清军讨张格尔和卓,授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从参赞大臣杨芳领兵追击。于喀尔铁盖山擒张格尔归,晋封郡王,授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图形紫光阁。十年(1830),以浩罕伯克遣兵拥张格尔兄玉素普和卓入侵,踞喀什噶尔回城,围新城(今疏勒),参赞大臣札隆阿诬其通敌,被囚。乱平,受昭雪,诏居京师。越三年因病回籍。

猜你喜欢

  • 李景思

    西夏宗室。党项羌族。尝从惠宗李秉常于木砦,当河津阻绝,罔讹萌欲施鸩毒,遂起而抗护,以计脱身,惠宗甚德之。夏大安九年(1083)六月,惠宗复位,欲加官进爵,为梁乙埋父子所阻,不遂志而死。子仁忠、仁礼,俱

  • 陈告司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埿绿能啰”。属中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正、6承旨、6都案、17案头。

  • 十家牌法

    政治制度名。明朝在赣南畲族地区实行的统治措施之一。又称“十家连坐”。明正德年间(1506—1521) ,赣南畲、汉人民曾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清王朝派王守仁进行军事镇压的同时,又在城乡普遍推行此法。“

  • 瓦府

    傈僳语音译,意为“放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历史上普遍存在过的一种实物雇工形式。由早期原始互助协作的换工(※瓦纠)转化而来。每当农忙季节,头人、富裕户就以粮食、盐、肉、麻布等实物换取贫困户的劳动力进

  • 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

    元少数民族地区军政机构。隶云南行省。辖境约当今云南省东南部地区。司治临安路(今云南通海),统临安、广西(今云南泸西)、元江、和泥(今云南红河西南)4路及车里军民总管府(今云南景洪)。被统治者有哈尼、彝

  • 月里朵

    见“简献皇后”(2368页)。

  • 多巴部落

    藏族部落名。分布色林错湖以东,班戈错湖以南,巴木错湖以西狭长地带,即在今多巴区之色巴、雪如等乡境内。隶属班禅大师,由两名四品机恰布(即总管)管理,九世班禅却吉尼玛逃内地后,被收归噶厦政府。1952年复

  • 达摩笈多

    ?—619隋代佛教译经师。译意“法密”。南印度罗啰国人。刹帝利种姓。俗姓弊耶伽罗。23岁出家。25岁受具足戒。开皇十年(590),奉命经西域各国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译经,住大兴善寺。至大业末年(618

  • 盖葛牟城

    即“盖牟城”(2124页)。

  • 龙纳言

    清光绪年间苗族举人。湖南永绥(今花垣)麻栗场下坝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统计论》一文中魁,未出仕。在《赠友感怀》诗作中,有“思余报国劳侵骨,念到酬庸热满腔”的诗句,抒发其报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