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盟事变

伊盟事变

国民党军队镇压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激起的事变。又称“三二六”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任命陈长捷为伊盟守备军总司令,并率部队进入伊盟,实行“党政军一元化”政策和“反共灭蒙”的方针,镇压抗日群众和进步人士,强垦土地,抡掠牲畜,杀害乌审旗西协理奇国贤。1943年2月21日,札萨克旗保安队官兵杀死蒙古民族的败类国民党驻伊盟党务特派员白音仓。陈长捷不顾多方劝阻,对札萨克王府实行镇压。3月26日札萨克旗保安队和群众近千人举行武装起义,包围国民党驻札萨克的“伊盟保安长官公署”、“绥远蒙政会”,捣毁“绥远蒙旗党务特派员办事处”,扣捕国民党军政人员。乌审旗保安队部分官兵及群众2千余人亦起义,与之联合。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军队对起义官兵和群众进行血腥镇压,起义军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强烈谴责国民党军队屠杀蒙古人民的罪行,主张和平解决。经过谈判,国民党政府被迫接受起义军民的六点要求,答应撤消陈长捷职务,暂缓开垦和征派粮畜,撤退札萨克驻军。起义军民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猜你喜欢

  • 明殿

    契丹对皇帝陵寝建筑的一种称谓;也是一种陵寝制度。国君卒,入葬,于墓侧起屋,称之为明殿,并置官属职司,岁时奉表起居如事生年,还置明殿学士一人掌答书诏。每逢国家有大庆吊事,明殿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赐现国君

  • 兀刺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亦作乌拉卫。永乐十年(1412)八月,奴儿哈等处女真野人首领准土奴等178人来朝贡方物,以其居地置卫,与只儿蛮等10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所记与永乐四年(1406)八月所

  • 李光仕

    ?—597隋桂州(州治今广西桂林市)俚人首领。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春二月,率俚人反隋,震撼桂州各地。闻朝廷遣员外骑侍郎何稠等发岭南、岭北官军前来镇压,在白石洞一带密林中凭险设栅埋伏,重创前来征剿

  • 乌雅束

    1061—1113金康宗。字毛路完。女真完颜部人。金世祖※劾里钵长子。辽天祚帝乾统三年(1103),金穆宗卒,以世祖嫡长子承袭节度使,继任联盟长。翌年,以高丽来伐,使石适欢破之。为向苏滨水(今大绥芬河

  • 景颇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有景颇、载瓦、浪峨、喇期等支称。共有119209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梁河、陇川、潞西、瑞丽5县和畹町镇,还有部分散居于泸水、昌宁、耿马、澜沧

  • 特末隐

    见“萧德”(1991页)。

  • 渐将王

    匈奴官名。分左右。是单于重要辅臣,为※“六角”之一。位在左右温禺鞮王之下,多由单于子弟充任,依次第也可承袭单于位。晋代作渐尚王,为十六王之一,位在左右於陆王之下,左右朔方王之上。

  • 格波

    见“根布”(1811页)。

  • 那也勤

    即“那牙勤”(929页)。

  • 俄国·蒙古·中国

    书名。(英)约翰·弗·巴德利著。1919年伦敦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置有献词、卷首画的构思和含义、序言、导论,部分俄国档案原件、参考书目、索引、蒙古和喀尔木克王公世系表。导论分3部分:概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