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梁海

乌梁海

清代民族名。先世为唐代都播(一作都波)等。元代称秃巴、秃巴思。明作兀良哈、乌梁罕。关于其族源,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有三说:一说为“林木中百姓”,一说为“饲养驯鹿的人”,一说为古代南西伯利亚从事狩猎游牧的众多人群集合体。似以后说为合理。所部有三支。居住于唐努山者,称唐努乌梁海;居阿尔泰山者,称阿尔泰乌梁海;环阿尔泰诺尔而居者,称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其民风习俗、语言,虽有某些共同特征,但相异处亦不少,难以视同一体。参见“唐努乌梁海”(1925页)、“阿尔泰乌梁海”(1242页)、“阿尔泰诺尔乌梁海”(1250页)。

猜你喜欢

  • 达礼麻识理

    元朝大臣。又译达礼麻失里、答尔麻、答儿麻失里。字遵道。蒙古克烈氏。江西行省参知政事阿剌不花子。幼习学经史。顺帝至正五年(1345),官御史台译史、照磨。十五年,拜监察御史。历任工部员外郎、参议詹事院事

  • 漂草杆

    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神判方法之一。在一口大铜锅中将水烧沸,由巫师将两根草杆并在一起放进水中,若草杆仍并拢一处没有分离,表明原告有理、被告无理,反之表明被告理直、原告理曲。解放前僜人常以此法断定事理不

  • 神纛

    辽代契丹族的仪仗之一。共有12个,与20旗、12鼓共为皇权的象权。极神圣,有触犯者,法论死。其制甚简,《辽史·国语解》谓“神纛,从者所执。以旄牛尾为之,缨枪属也。”其历史甚久,大贺氏首领摩会曾受唐鼓纛

  • 阚伯周

    北魏时高昌王。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高昌太守阚爽为北凉宗室沮渠无讳袭击,投奔柔然。高昌为无讳夺据。五年(444)无讳卒,其弟沮渠安周代立。和平元年(460),柔然杀安周,灭北凉,控制高昌,扶立其

  • 尼木立立土司

    见“河东长官司”(1509页)。

  • 西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三年(658)以西州(治所在高昌)改置,隶安西都护府管辖。玄宗天宝元年(742),改称交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为西州,下辖前庭、柳中、交河、天山、蒲昌5

  • 斡剌纳儿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斡罗纳儿、斡耳那、斡罗那、斡鲁纳台、斡罗纳兀惕。与成吉思汗同宗。为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长子斡剌纳儿之后裔。蒙古国开国功臣巴歹、启昔里(乞失里黑)即属此部,宋嘉泰三年

  • 杨世

    ?—370东晋时前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仇池公※杨俊之子。晋永和十二年(356),父杀杨国自立为仇池公。升平四年(360),父卒,继位。初称臣于前秦苻坚,受封平南将军、秦州刺史

  • 黑大汉

    清咸同年间贵州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黎平县六洞人。侗族。咸丰五年(1855),响应姜映芳起义和白莲教黄号军,率六洞人民起义,反抗清政府的横征暴敛。七年(1857),拥众万余人,攻占永从县城(今分属黎平

  • 棘城

    地名。位于今辽宁义县西北。魏、晋属昌黎郡。三国魏初,鲜卑慕容氏首领莫护跋,以从宣王司马懿征战功,封率义王,于其北建政权。其孙慕容涉归、曾孙慕容廆先后迁辽东之北、徒河之青山。西晋惠帝元康四年(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