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俄蒙协约

中俄蒙协约

中国、沙俄和外蒙古关于外蒙古现状和主权归属的协约。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后,中俄围绕外蒙古主权问题屡有争执。沙俄企图以允许外蒙古改“独立”为“自治”换取袁世凯政府对外蒙古现状的承认,几经谈判,未达成协议。1913年,反袁世凯帝制的革命爆发,为换取沙俄的支持,袁世凯答应沙俄的要求,双方重开谈判。11月,签署俄方提出的《中俄申明文件》,复以此文件为基础,自1914年9月起,经过9个月的谈判,终有中方代表都统毕桂芳、俄方代表驻蒙古总领事亚历山大·密勒尔、蒙古代表贝子希尔宁达木,于1915年6月在恰克图签订此约。共22条。重申※《中俄声明文件》中确认的各项原则,即:中国对外蒙古享有宗主权;承认外蒙古“自治”;不干涉外蒙古“内政”,不在外蒙古驻军、移民、派置文武官员;承认《俄蒙协约》及俄方的各种特权;俄国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外蒙古正式改称为“自治”,有权与其他国家订立条约和协定。此协约仅在名义上承认中国对外蒙古享有宗主权,实际上并未改变沙俄制造的外蒙古“独立”现状。

猜你喜欢

  • 沙汗

    ?—1565东察合台汗国第十四代汗。蒙古族。※满速儿汗长子。满速儿汗晚年退隐,1543年袭父位。在位其间曾与※叶尔羌汗国阿克苏总督马黑麻战争,将马黑麻俘回察力失(今新疆焉耆县),后放回。1565年,掠

  • 赛来费耶

    中国伊斯兰教教派之一。又译为“色兰费耶”,系阿拉伯语“前三辈”之意,因只承认前三辈(即穆罕默德及弟子和再传弟子),故名。又称“三抬”教派,因主张礼拜开始时,要三抬手之故。创始人为甘肃和政回民马得宝。创

  • 奥失部

    唐代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是称见于《新唐书》。《五代会要》记为奥质部;《新五代史》记为粤质部。活动于饶乐水(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南部一带。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

  • 舟曲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白龙江”,因河得名。即今甘肃省舟曲县。位于甘南州东南部,东北接武都地区文县、宕昌县,东南邻四川南坪县,西部界迭部县下迭区和四川省阿坝之南坪县。古代为白马氐地,后为羌人所据。汉代曾

  • 刘和

    ?—310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国君。字玄泰。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子。永凤元年(308),刘渊称帝后,封大将军、大司马、梁王。河瑞二年(310),立为皇太子。同年,父死,嗣位,

  • 窝集右卫

    见“兀者右卫”(110页)。

  • 和宁

    见“哈剌和林”(1639页)。

  • 帕玉乃卡

    藏语音译,“乃卡”是清代西藏地方政府所置管理珞巴族贸易事务的机构。亦有“货栈”之含义。“帕玉”指则拉岗宗“帕玉仲错”即十二个村落所在地的地域名,位于今米林县南部、纳玉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一带。乃卡设于

  • 兀拉

    见“乌拉部”(334页)。

  • 召片领

    傣语音译,意为“广大土地之主”。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最大封建领主和最高统治者。相传公元1180年傣族部落联盟大首领叭真入主勐渤(西双版纳)后成为第一代召片领,自是子孙相袭。元明以来中央王朝在此地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