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俄改订条约

中俄改订条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中俄伊犁条约》、《圣彼得堡条约》。1878年(清光绪四年),清廷派钦差大臣崇厚出使俄国谈判归还伊犁问题,崇厚在俄国胁迫下,与俄国签订不平等的《中俄伊犁条约》,舆论反对,清政府未予批准。并派驻俄公使曾纪泽重新与俄谈判。1881年2月24日(光绪七年一月二十五日),曾纪泽和俄国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在圣彼得堡签订此约。共20款。此约虽争回崇厚划失的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两万多平方公里领土。但仍划失大片领土。其主要内容仍属丧失主权,如:1、割地,俄国割占霍尔果斯河以西和斋桑湖以东地区;2、赔款,中国赔款增至900万银卢布(约509万两白银),限两年内偿清;3、通商,重申俄国在蒙古地区贸易免税并规定俄商在新疆南北两路贸易“暂不纳税”;4、设领,俄国除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库伦设立领事外,得在肃州、吐鲁番两处增设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参见“中俄伊犁条约”(300页)。

猜你喜欢

  • 冉魏

    十六国时期汉人冉氏所建政权。冉氏为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冉瞻、※冉闵父子为后赵石虎收为养子、养孙,遂从石姓。屡从征伐,多有战功,位高爵显。太宁元年(349)石虎死后,闵持权擅专朝政,屡谋逆

  • 金缙

    见“段宗榜”(1697页)。

  • 旧老城

    见“佛阿拉”(1096页)。

  • 伊犁铜厂

    清代新疆工矿名。乾隆四十一年(1776)建于哈尔海图山(俗称凤凰山)。由废员2人经管。年产铜二三千斤至五六千斤不等。五十四年(1789),因产量不高,移于哈什河畔(今尼勒克县地)另开新矿。嘉庆六年(1

  • 造纸院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造纸和作坊管理事务。夏仁宗时期已有此设置。仁宗天盛(1149—1169)时期制订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列入国家机构等级的第五品,属末等司。

  • 崇寿寺

    ①召庙名。亦称朋苏召,俗称巴隆召、西召。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西茶坊河岸。清顺治十八年(1661),由锡拉布喇嘛主持兴建,康熙中期,其弟子札萨克达喇嘛朋苏克重修扩建。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赐召

  • 归德里

    见“四馆四里”(555页)。

  • 董伽罗

    宋代云南大理国开国大臣。白族。世代为云南大理洱海地区领主,为白族大姓(即名家)之一。大义宁国杨干贞(930—937年在位)统治时期,与段思平组织起义,任军师,初受挫逃亡。后晋天福元年(936),应善巨

  • 沸流水

    古水名。一般认为即今浑江;有说是浑江支流富尔江;或说为富尔江及其注入后之浑江。过去还有三说:指为今鸭绿江,或浑河,一说在朝鲜境内。史载,高句骊国创始人朱蒙从夫余南逃,至此水建国称号,时在汉建昭二年(前

  • 抛盏

    契丹、女真礼俗。又作排食抛盏。一说为※烧饭的同义语,详见该条(2038页);一说不然,《辽史·礼志》记祭山仪:“大臣、命妇右持酒,左持肉各一器,少后立,一奠,命惕稳东向掷之。”是为抛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