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咸丰十年(1860) 11月14日,清钦差大臣奕訢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共15款。主要内容为:(1)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走向为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淖尔、特穆尔图淖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止,为以后沙俄侵占中国西北边疆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44万平方公里领土,获得条约根据;(3)准许俄国商人在库伦、张家口自由贸易;(4)俄国得在喀什噶尔(今喀什市)、库伦增设领事,重申在华俄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是后,沙俄即利用这一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控制我国西北及蒙古地区。

猜你喜欢

  • 火剌温

    见“忽剌温”(1488页)。

  • 俺答谢表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等致明穆宗的表文。亦称《北狄顺义王俺答谢表》。隆庆四年(1570),※俺答汗孙※把汉那吉投明,促成双方议和,结束了明蒙之间200余年的战争状态。翌年,明廷同意俺答封王、通贡、

  • 韦纥

    见“袁纥”(1820页)。

  • 敕赐广惠寺碑

    碑铭。清世宗胤禛撰文。雍正十年(1732)广惠寺(原称郭莽寺)建成时立。寺在青海大通县境内。碑文记述雍正元年(1723)青海和硕特蒙古罗卜藏丹津之乱,该寺喇嘛煽动远近部落聚兵附逆,清军平定罗卜藏丹津过

  • 景颇文

    我国景颇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通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缅甸的景颇人也使用这种文字。创制于19世纪末。1957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组和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合作,经

  • 游子远

    前赵主刘曜谋臣。光初三年(320)六月,赵将解虎及长水校尉尹车结巴人首领句徐、厍(“厍”音“舍”)彭谋反,事觉,皆伏诛。巴众尽举兵,四山氐、羌、羯应之者30余万,关中大乱。子远时任光禄大夫,献“抚剿兼

  • 扎敦卫

    见“扎童卫”(193页)。

  • 罐鼓

    蒙古族古代打击乐器。亦称蒙古大鼓。起源于元朝以前,蒙元时期用作战鼓,在行军作战时,用以激励将士。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在去打仗以前,他们一定要等待领袖的罐鼓声。等到罐鼓发声后,大半的人都要去‘奏’他

  • 忽亦勒答儿

    见“畏答儿”(1656页)。

  • 孟定御夷府

    云南土司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治所在今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孟定街。辖境“西接陇川,东连孟琏,南木邦,北镇康”,包括今耿马及澜沧、双江、镇康部分地区。元时为孟定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更改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