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匈语支

东匈语支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支之一。这一术语是原苏联学者H·A·巴斯卡科夫1952年在《关于突厥语言的分类问题》(载《苏联科学院通报·文学和语言部分》,1952第11卷)一文中提出来的,1962年在《突厥语言研究导论》一书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他在对突厥语族语言进行分类时,把历史上属于东匈部落联盟、东突厥汗国、古代回鹘汗国和黠戛斯部落联盟的突厥各部落及其后裔的语言归入同一语支,称为东匈语支。这一语支分两个语组:1)回鹘一乌古斯语组,又有回鹘一突厥次语组,包括古代乌古斯语、回鹘语和现代的图佤语、托发拉尔语;雅库特次语组,包括现代雅库特语;哈卡斯次语组,包括现代的哈卡斯语、绍尔语、楚雷姆鞑靼语、卡玛辛语、阿尔泰语北部方言。2)黠戛斯—克普哈克语组,包括古代黠戛斯语和现代的柯尔克孜语、阿尔泰语。东匈语支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大部分现代语言里都有第二性的长无音;一些语言之间有辅音z、d、t的交替,与西匈语支的j相对应;没有或较少有p—b、 t—d、 q—γ、 k—g、 s—z等清浊辅音的对立;x、h、w不作为独立的音位出现。在语法方面名词与动词形式构成的组合体的紧缩形式极为发达;复合句不很发达,连词较少。在词汇方面,有数量较多的蒙古语借词。

猜你喜欢

  • 官觉罗

    清代宗室和皇族中“觉罗”姓氏的俗称。为史家所创称,借以分辨“觉罗”中国姓、民姓。清官书、典籍无文。参见“民觉罗”(668页)、“国姓”(1429页)。

  • 三界公

    毛南族民间最崇拜的善神。传说中饲养繁殖耕牛、菜牛的创始者。出身贫苦,幼时替人放牛度日。后根据牛的习性和山区特点发明圈养菜牛的方法,使之成为毛南族重要饲养业之一。据传自其以后,毛南族才有牛耕技术出现。亦

  • 无终

    戎的一种。参见“山戎”(118页)。

  • 次噶俄仁巴

    1684—?清代青海地区高僧。藏族。为拉日禅定寺创建者。出生于次盖村。30岁居家学习宁玛派教法,后改宗格鲁派。康熙五十七年(1718),赴西藏卫地出家为僧,法名益西桑主(益希桑珠)。由五世班禅罗桑益喜

  • 三河县回民支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其前身是1941年由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王一仁(回族)领导的回民小队,它是中共晋察冀冀东区第十三专署下属“冀(县)宝(坻)三(河)”联合县第四区(当时属三河县今属大厂回族自治

  • 亦里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伊拉齐卫,并说清代伊拉齐山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90里。

  • 皇始

    ①前秦高祖景明帝苻健年号。351—355年,凡5年。 ②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年号。396—398年,凡3年。

  • 大圣燕帝

    见“史思明”(566页)、 “史朝义”(567页)。

  • 阿悦贡

    ?—1386明代云南顺宁土官。布朗族。原为布朗族头人,洪武十五年(1382),归附明朝,明置顺宁府(治今云南凤庆),署府事。十七年,任知府,定租赋,立贡制。十九年(1386)卒,子勐哀承袭。

  • 折豆浑

    见“叱豆浑”(5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