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丑奴

丑奴

①(?—520)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一作配奴。郁久闾氏。※伏图子。柔然始平三年(北魏永平元年,508),优图西征高车,被其王弥俄突所杀,遂继位,号“豆罗伏跋豆伐可汗”(简称“伏跋可汗”,意为彰制王),改年号为建昌。采取南和北魏政策,自建昌四年(北魏永平四年,511)起,屡遣使至北魏朝贡,奉献珠像等。双方关系改善,战事停止。同时亦与南梁通贡不绝。史称其“健壮善用兵”。建昌九年(516),西征高车,擒杀其王弥俄突,尽并其众,使柔然日趋强盛。然迷信巫术,纳部下屋引副升牟妻、女巫地万为可贺敦(王后),扰乱朝政,听信其谗言,杀死亲弟祖惠,引起内讧。建昌十三年(520),因其母俟吕陵氏遣大臣李具列等绞杀地万,大怒,欲诛李具列等解恨,会高车部阿至罗引兵来攻,出师反击失利败还,被母俟吕陵氏及大臣所杀。众立其弟阿那奓为可汗。 ②见“萧丑奴”(1993页)。

猜你喜欢

  • 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朝地方官署名。世祖至元九年(1272)定都大都后,和林成为元朝治下的地方行政区划,立和林转运司。约至元十九年,改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掌军民、城郭、工局、仓廪、屯田、驿站等事务

  • 札恩达勒

    达斡尔族的一种民间歌曲。达斡尔语音译,山歌之意。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歌词不固定,多为触景生情,即兴吟唱。又往往不唱词,只用“讷依哟”等虚词填充。由于散居,各地区曲调也不尽相同。曲调高亢、悠扬,

  • 突厥、回鹘官名。突厥语音译。职同得详,据西突厥东五部有五“啜”推之,地位当为一部之长。“啜”之前常加形容词,如称“屈律啜”“梅禄啜”等。

  • 德胜沟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驻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武川县磨菇窑乡。1938年秋,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在李井泉、姚哲率领下,从晋西北出发,冲破日伪军的重重封锁与阻截,挺进大青山地区

  • 苏执义

    西夏大臣。枢密承旨※苏执礼兄。夏仁宗时(1140—1193)官御史大夫。大庆四年(1143)四月,夏州地震,居民陷没,谏言恤民疾苦。仁宗李仁孝下令,震灾之州,死者2人免租税3年,1人免租税2年;伤者免

  • 顺宁十三寨布朗族起义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顺宁府(今云南凤庆)推行改土归流,布朗族土知府被革职,所属13寨布朗族极为不满,凭据天险,联合附近各族人民起义,杀指挥、千百户等官兵数十人,声言据顺宁、蒙化(巍山),攻腾越

  • 国诚牌

    女真文字符牌。1976年出土于原苏联滨海地区苏昌城以北赛加古城155号遗址。银质。圆角长方形。长22厘米,宽6.5厘米。上端有一圆孔系穿。牌上女真字为空心楷体,首字为御押,正文分3组,共5字,意为“国

  • 青仡佬

    清代至民国间对部分仡佬族的称呼。《黔南职方纪略》云:仁怀有之,即在今贵州赤水县、仁怀县一带有其民居住。其服装和饮食等习俗多与汉民无别。今统称※仡佬族。

  • 环海八族

    绕青海湖而居的藏族之俗称。即千布录、刚咱(察)、汪什代克、都受、完受、曲加洋冲、公洼他尔代、拉安八族。古之西羌,唐以后统于吐蕃。明代蒙古族据青海,失其地,多远徙,留者为蒙古所役属。清雍正二年(1724

  • 阿尔钦部

    见“阿里钦部”(1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