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
唐河南河阳(今孟州东南)人,一说怀州修武(今属河南)东北南阳人,字清夫,一说字北渚、爽。韩愈侄孙。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佛骨事贬潮州,至蓝关,他往见,愈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长庆三年(823)举进士。官大理丞。《酉阳杂俎》、《青琐高议》等书言其为韩愈侄,并有异术,能聚土开花等。后遂被列入八仙之一,改称韩湘子。
唐河南河阳(今孟州东南)人,一说怀州修武(今属河南)东北南阳人,字清夫,一说字北渚、爽。韩愈侄孙。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佛骨事贬潮州,至蓝关,他往见,愈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长庆三年(823)举进士。官大理丞。《酉阳杂俎》、《青琐高议》等书言其为韩愈侄,并有异术,能聚土开花等。后遂被列入八仙之一,改称韩湘子。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十六日(1903.2.13)创刊于日本东京。月刊。直隶留日学生主办。以“输东西方文明,开内地风气”为宗旨,选译“东西各论”和“日本最新学说”,宣传天赋人权,呼号爱国救亡,抨击
书名。记春秋时晋国史事。见《史通·六家》。
书名。康有为撰。二十一卷。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刊行。力证六经皆孔子为托古改制而作,所载尧、舜、文王之诰命典章和盛德大业,皆孔子理想寄托,并非史实。认为孔子改制精义在“通三统”、“张三世”,中国社
北宋置。在今陕西华阴市东。以在潼关之西得名。当豫、陕交通要冲。《元丰九域志》、《金史·地理志》华州华阴县皆领关西镇。
元云南南部傣族首领。泰定二年(1325)置车里军民总管府,命充总管。至正元年(1341)十二月叛,被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脱脱木儿讨平,元又遣行省都元帅述律杰深入其境安抚之,又归服,遂增差赋,置驿传,比于诸
亦作膳夫、厨子。明代杂役名目之一。专管官府膳食,执役于光禄寺、太常寺、诸王府、南北国子监等处。从各地民户中佥选。诸王府有军厨、民厨之分。拨自护卫司、仪卫司者称军厨,选自地方有司者为民厨。俱非世役。凡年
唐代均田制授田之一种。乃北朝露田的更名,指受田者可以使用而无权世袭或变卖的土地,占正丁受田数的十分之八。制度规定,丁及男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西州簿籍反映西、庭两州诸县亦
?—944五代时党项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从兄。任宥州刺史。多战功,羌人服其威猛。后唐同光二年(924)四月,受遣贺后唐立国。后晋天福八年(943),为李彝殷表请权知绥州。开运元年(944),率所
东汉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即用针刺之法为其治疗,多有功效。著有《针经》及《诊脉法》,现已佚。弟子程高,再传郭玉,东汉和帝时为太医丞。
即包衣汉军佐领。清代八旗包衣佐领之一。由内务府属或王公府属之包衣汉人编立。佐领下人称包衣汉军,其文武科考试俱归于八旗汉军,由科甲出身者仕进亦补汉军缺或汉缺,惟在内务府仕进或在王公等府当差与包衣满洲同。